四川新闻网眉山9月3日讯(记者 王滟雨 摄影报道)他们,以脚为尺丈量着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以身为甲守卫着大熊猫栖息的绿水青山,他们就是野外巡护员…… 9月3日,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主办的2021自然保护地(大熊猫国家公园管护总站)巡护技能大赛顺利举办,来自全省20个有大熊猫分布的县(市、区)管护总站的巡护员代表齐聚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瓦屋山区域,以自身技艺接受了一次集体检阅。 巡护员们日常的工作怎么样?他们又为什么愿意扎根进这艰苦的职业,做一名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比赛现场,记者见到了“60”“80”“90”后三代巡护员,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巡护之路。 
巡护员肖梅和队友一起合影(右1) 来自广元市唐家河的巡护员肖梅是一名“80后”,年仅32岁的她从事巡护员工作已有7、8年。作为巡护队伍中少有的女性身影,比赛中的她展现出同男巡护员同样的果敢与决心。肖梅告诉记者:“我们平时巡护的野外环境比比赛环境艰苦多了。”她笑着对记者说,她和同事们共同守护着那片保护区,“还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大山里草高树密,野生动物潜伏,没有路,也没有信号,12月的天气冷得人直发抖,进山的夜里,我和保护站里其他巡护员在山里搭建的简陋木屋里铺上防潮垫,裹着睡袋并排躺在木板上休息,老鼠和其他小动物就在你头上跑来跑去,山里气温低,我一晚上能被冻醒好几次。” 野外条件虽然艰苦,肖梅却从没喊过害怕,更没想过放弃。肖梅说她从小就喜欢动植物,大学时也选择了植物保护相关专业,能成为一位巡护员让她倍感骄傲。“巡护员的工作危险艰苦,但能够与大自然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看到那么多的野生动植物也让我非常兴奋,而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守护绿水青山,更让我体会到这份职业的价值。”她兴奋地说。 
巡护“老将”高亚军(左三)和队友一起合影 而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团宝山管护点的“60后”巡护员高亚军更是巡护队伍中一名“老将”。1989年4月,他在父母的影响下投身林场生产第一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林二代”巡护员,如今已在岗位上坚守初心32载,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团宝山中“活地图”。 “刚参加工作时我什么都不懂,巡山途中迷路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天黑还找不到回去的路就在山野露宿,饿了吃干粮,渴了饮山泉,第二天再继续出发。”回顾来时路,高亚军感慨万分。 而巡护工作中的凶险时刻也让他记忆由新,他告诉记者,在盗采活动猖獗的那些年,他和巡护小组们与盗采者们斗志斗勇,忍受蚊虫叮咬打“伏击战”、“游击战”,并曾遭到一些盗采团伙的报复。“我们那时都不敢单独行动,落单就可能遭到报复。”高亚军说。 危险之外,高亚军也经历了不少与野生动物的温情时刻。“2017年,曾有一只患病的野生大熊猫跑到瓦屋山镇长河村村支书家院求救,我们看着它情绪低落,什么都不肯吃,赶快上报情况,并对大熊猫进行隔离,驱散犬只等,以等待救援,最终这只患病大熊猫得救了,也让我非常荣幸,更体会到了这份职业特殊的意义。”高亚军脸上洋溢着笑容。 坚持32年后,高亚军依然不忘初心,他说:“作为巡护员,我的初心就是管护好每一片山林,巡护好每一个区域,保护好每一种珍稀动植物!” 
“90后”巡护员高玉山和队友一起合影 在本次比赛的巡护员队伍中,记者还见到了一名“90后”,来自大熊猫国家公园天全管护总站的高玉山。高玉山今年29岁,从部队退役后,他又选择成为了一名巡护“新兵”,肩负起守护绿水青山的重担,如今已经干了近两年的时间。 高玉山告诉记者,2020年2月下旬,刚加入巡护队伍不久的他第一次与队友一道上山巡护,那时山上的积雪足以淹没膝盖,让巡护之路更加艰难。“虽然辛苦,但到达山顶后看到的美丽景色让我深受感动。”高玉山说,自己一开始选择这份事业也是出于对自然保护方面的兴趣。 “经过近两年工作,我看到了许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动物,学习到了很多野外知识。”高玉山说,而通过平时的学习,也让他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提升,“践行生态文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说说容易,身体力行又何其难,巡护员工作虽然平凡,却为我们筑起了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未来,他还将继续努力,守好身后的绿色美丽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