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主抓手:聚焦聚力“产业项目深化年” 2019年,是内江确定的“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拉开了内江“一切经济工作围绕产业和项目转、围绕产业和项目干”的干事热潮。 2020年,是内江确定的“产业项目提升年”,在巩固提升2019年“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年”成效基础上,实施工业、农业、服务业、招商引资“四大项目”提升计划。 “实施‘产业项目深化年’行动!”市委经济工作会再次响亮提出,干部干事创业、企业创新创业、百姓兴家立业根本上要靠兴产业、抓项目。2021年,内江要继续鲜明一切经济工作围绕产业转、围绕项目干,以产业和项目工作的实效论英雄、定奖惩。 “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参会人员认为,“产业项目深化年”的提出,既是此前工作思路的延续,又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和保持专注发展的战略定力。 与会人员表示,随着“5+4+5”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重点领域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化,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将更加强劲。 D主思路:认真落实24字工作思路 2021年内江经济怎么干?会上明确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给出的24字工作新思路: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 2020年,面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考题,省委省政府创新提出“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工作思路。新的24字工作新思路,既是此前工作思路的延续,又紧跟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紧贴四川实际,符合内江发展之需。 “这些措辞值得深入领会。”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黎兆武看来,“稳农业”中的“稳”字就有多种含义,既要稳粮食生产,也要稳生猪产业等。“我们谋划抓好五件大事,一是稳定粮食生产,二是恢复生猪生产,三是提档升级现代农业园区,四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五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从而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黎兆武说。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陈波认为,要实现工业“强”,还得以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为抓手,深入实施《内江市工业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151”计划》,重点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来配套成渝,进一步提升我市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E主动仗:大力实施“八大行动” 2021年内江经济工作到底怎么干?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八大行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实施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会议提出,内江作为成渝腹心节点城市,要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最光荣的时代使命、最难得的发展机会、最宏大的富民强区域工程,紧紧扭住、抓牢,推动成势见效,努力为川渝统筹发展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实施“产业项目深化年”行动。围绕构建“5+4+5”现代产业体系,接下来,我市将在进一步做深做细、做优做强上下功夫、添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行动。会议分别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用好高校资源等方面,阐述如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提供新动力,全力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实施乡村振兴行动。会议明确,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整体改善乡村面貌;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滨水宜居公园城市。 实施改革开放提升行动。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要推动改革与经济运行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加快打造南向开放桥头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在实践的基础上,会议明确,要把“世代工程”世世代代抓下去,让天蓝、地绿、水清、人和始终成为甜城大地一道靓丽风景线。 实施统筹发展和安全行动。慎终如始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拓展八个“百日攻坚”成果,强化敏感时间节点安全稳定管控。 实施民生保障和改善行动。推进民生“十有行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兜住民生底线,深入实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健康重大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与会人员表示,“八大行动”为内江2021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细化了操作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