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攀枝花1月15日讯(记者 熊强) “这也是攀枝花的一次发展机会吗?曾经作为三线建设重中之重的攀枝花能再一次担负国家使命、重返国家战略吗?攀枝花有什么价值、优势和能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月13日,在中共攀枝花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委书记贾瑞云以“三连问”开场,宣告攀枝花重返国家战略。 攀枝花要如何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努力在新的国家战略中发挥新作用、作出新贡献?贾瑞云指出: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提高站位,增强发展意识;需要及时跟进,找准融入“切口”;需要积极作为,发挥比较优势。 机会难得,攀枝花不能再被边缘化 所谓双城经济圈,就是要以成都、重庆为龙头,引领带动整个成渝城市群“共舞”。从地理区位上讲,攀枝花市不属于传统范畴的成渝经济圈城市,但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南向开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和沿江铁路、高速公路的日渐畅通,沿江城市带正加快向攀西腹地延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功能正沿轴带疏解,攀枝花与成渝城市群的联系日益紧密。 贾瑞云指出,从交通上讲,攀枝花是省内距成都最远的城市,“但不能再一次被边缘化!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毫不迟疑抢抓这一难得的发展机会。”贾瑞云说,要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全国、全省大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和领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内涵、重大意义,认真分析攀枝花市的优劣和特性以及与成渝之间的互补性,增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局的自信和自觉。 如何打破地缘上的劣势?贾瑞云提出:要打破思维定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主动对接联系,认真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情况、可研方向、政策举措、发展重点,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抓住机遇。 多点发力,攀枝花大有作为 “找准自身定位,进一步明确攀枝花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定位、目标、路径和重点,努力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独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城市。”贾瑞云说。 在资源产业方面,充分利用钒钛资源优势,积极发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国家级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平台作用,强力推进钒钛综合利用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培育发展稀有金属深加工,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深入研究与成渝地区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冶金制造业、有色金属等重点领域的深度合作方向,积极承接成渝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总部在成渝,基地在攀枝花”“研发设计在成渝,转化生产在攀枝花”合作模式,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将攀枝花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先进制造基地。 充分利用“阳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推进攀西安宁河谷地区综合开发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农文旅融合发展,联合凉山州共同创建全国巩固脱贫成果稳定发展示范区,打造四川第二个平原经济带。 推动康养旅游产业“5115”工程建设,发展运动康养、休闲康养、医养结合,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形成配套补充。充分利用水光风资源打造攀西地区清洁能源基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在交通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推动成昆铁路扩能改造、攀宜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扎实推进宜西攀高铁、攀昭铁路、机场迁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新打造通过宜宾连接成渝的快速通道,密切攀枝花市与成渝地区的互联互通,缩短我市与成渝地区的时空距离。同时据此形成四川南向通过云南、广西,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开放门户。 在城市建设方面,聚焦打造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加快推进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建设,加快区域教育、医疗、信息、文化、创新“五大高地”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吸引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体现攀枝花作用、作出攀枝花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