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凉山6月2日讯 一年前的五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在凉山启动,这是一次全新的出发。 凉山,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14个世居民族。一年间,从奔腾的金沙江到白雪皑皑的高山,从彝家村寨到苗岭藏乡,从国家到省、州、县的各级各部门的干部群众、专家学者倾尽心力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根据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背景,区别不同点,找出共同点。“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试点在科学的规划和实践中推进。而所有的经验或者教训,都将成为脱贫奔康、成为各民族繁荣进步的宝贵财富。 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昭觉县泥地乡瓦里村戈洛阿莫社与阿说日古同学的母亲马海阿洛交谈。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钟玉成摄
凉山州第二幼儿园《快乐口语》的编撰。州学普办供图。 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家访。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冷文浩摄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幼教点的孩子们正在学习儿歌。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冷文浩摄 北京华言公司董事长张晓丽与幼教点孩子用普通话交流。马天懿摄 普格县花山乡友谊村幼教点,辅导员正在教孩子们做游戏。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冷文浩摄 普通话,凉山幼教课堂上的“标准音”。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冷文浩摄 北京三好公司董事长何强在年度小结暨新春联谊会上讲话。马天懿摄 北京三好公司凉山负责人张定宇为优秀辅导员及优秀幼儿颁奖。马天懿摄 2019年4月27日,北京华言公司主办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冕宁县举行。马天懿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