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在川南竹产业集群中率先突破 近年来,泸州市围绕林业产业突破和助农增收,在川南竹产业集群中率先突破,探索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泸州实践。 泸州地处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地带,全市竹林面积386万亩,位居全国前列。泸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功后,如何将生态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对此,泸州市抓住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机遇,通过竹产业与竹文化的结合,向精深加工发展,向园区化发展,打造长江上游绿色经济带和竹产业经济圈,让竹产业成为泸州林业乃至川南林业的增长极。 泸州市出台《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泸州市加快竹产业推进实施意见》,每年安排5000万元竹产业专项资金,支持竹林基地、竹区道路、竹产业园区和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入驻竹产业园区的投资1000万元以上、获得国家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及省级以上专合社全面纳入了补助范围。 泸州市政府与国际竹藤中心签订《竹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就开发利用竹资源、提升竹产业发展水平开展合作,促进林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实现绿色增长。 泸州市委托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编制《泸州市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年)》和《泸州竹产业园区规划》等4个控制性详规,明确“主攻二产、发展三产、提升一产”的新思路,确立了“立体经营、综合开发、园区拉动、三产联动”的新格局,提出了竹基地示范、竹产品加工、竹科技培训、竹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四个中心的新目标,为全市竹产业转型升级描绘了新蓝图。 按照“发展林竹产业,生态效益是前提”的理念,泸州市着力打造生态竹业,扩大竹林基地,带动全市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2014年以来,全市投入生态建设资金8.35亿元,完成营造林建设162万亩,其中新建竹林基地45万亩,改建竹林基地50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到50.6%,形成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泸州市还着力构建“竹原料—初加工—深加工—产品销售”全产业链,提高竹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推动竹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定位为集竹材家俱、竹地板、竹饮品、竹炭等竹制品精深加工,竹产品展销、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泸州竹产业园区,规划占地6000亩,总投资70亿元,将打造为全国一流的现代竹加工科技生态园区。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建成完工,浙江鑫宙竹缠绕管道等13个项目签约落户。 与泸州竹产业园错位发展,叙永江门竹加工园区建设顺利推进,依托江门永丰20万吨竹浆纸项目,泸州市引进培育近10家竹加工龙头企业,拓展生活用纸、竹纤维、包装、物流等延伸产业链,促进了泸州市竹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