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6日讯 10月22日,省国防科工办联合财政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就我省近日集中印发的《关于推动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等4个推动四川军民融合发展的文件进行解读。按照规划,四川省在2022年将建成20个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亿元。四川省国防科工办主任雷开平指出,4个文件的出台,是基于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政策制度体系的创新改革,也是对今后一段时期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 2022年四川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0亿元 《关于推动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立足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历史方位,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在全国优势明显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提出了2022年的发展目标。届时,四川将建成50个军工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与推广转化平台,每年滚动支持100项军工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经省级认定的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超过1000家。到2022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亿元,建成超过20个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十大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取得显著成效,为我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雷开平在会上表示,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今年有望达到3300亿,稳居全国前列。我省军民融合认定企业数量预计将超过1000家,部分“民参军”企业成功进入军工关键分系统领域。随着建设20个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全面启动,将为我省建设“5+1”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劲支撑。 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推动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聚焦“军转民”和“民参军”两个关键,建立军民资源共享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打通军民融合通道,培育壮大军融合产业。 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办法:让更多企业参与到军民融合当中 四川省是全国军品市场准入“两证融合”改革成果最为集中的省份,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省份。为了激发“民参军”活力,四川省发布了《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等文件。 “省级认定标准,让军民融合企业的领域更宽,覆盖面更广。”雷开平说,从企业所从事领域来看,《四川省军民融合企业(单位)认定办法》除了覆盖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还涵盖了量子技术、超材料、脑控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新兴技术领域。 据了解,四川全省目前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的企业超过200家,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质认证的企业超过700家。认定办法实施以后,全省将有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军民融合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