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档案 名称邛崃石窟 地址邛崃城区竹溪湖附近 始建年代大唐贞元十四岁寅(798年) 特点虽然隐身于深山之中,但这处石窟对研究佛教早期造像、艺术风格、时代变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宦小淮 实习生 韩金雨 摄影记者 王红强 论石窟,中国“四大名窟”开山造像,气势恢宏自不必说,如果要在成都一睹这些石刻风采,也不是不可行,成都往西两个小时的车程内,就可以看到散落山林的“迷你版”石窟。成都邛崃石窟,就是茶马古道上的大唐遗珍,其中位于花石山的花置寺,更是“静坐”在三面环水的小岛上,鲜有人知。作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置寺摩崖造像不仅因成于唐代而知名,更对研究佛教早期造像、艺术风格、时代变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鲜有人知 三面环水开岩造像 识得石窟的人不多 花置寺摩崖造像距离邛崃城区仅有六七公里,坐落于竹溪湖附近,景区虽然常有行人走动,但对于湖水对面的这座深山石刻,就鲜有人知了。 如果从竹溪湖到花置寺摩崖造像,需要乘船,船到岸头,登岸赏石刻,别有一番趣味,不过,因为水库维修,湖中水位下降,去往这里,只有从邛水路沿着仅容一车通行的村道前往。 山与竹林相呼应,田园与农家三三两两,行进大约五公里,就可以看到花置寺,往石山走去,石窟就在左手一侧。村里人一提到这个石刻,就一脸骄傲, “有点年头了哦,是唐朝的!”不过,对于更多的信息,他们也不太清楚。或许是因为地势偏僻,也可能因为景点过于小众,很少有人会专程造访这里。 “都到旁边的竹溪湖景区耍去了,这里没那么热闹。”附近的居民表示,石窟平时还是比较清静。 罕见精品 千佛龛震撼出场 石刻上方还有西游记壁画 踩着落叶,踩过十多厘米厚的砂石石板,很快就能看到立于壁上的石窟。石窟内最醒目的就是一尊高为4.7米的无量寿佛立佛,石刻背光饰以忍冬纹,祥云缭绕。衣袂轻柔,宛若飘舞。从雕刻手法来看,这算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罕见之精品。 在佛像右侧,是千佛龛,高为25厘米的小佛像连成一片,均为左肩着衣,右肩袒露,坐莲台上。总共1745尊刻于红砂岩上,蔚为壮观。在千佛群上,还有两龛突出的佛像,在崖壁之上,仿佛3D效果图,层次鲜明,层层递进。 千佛龛的上方,还凿刻出了藻井,如果仔细辨认,就不难看出这是唐玄奘、孙悟空等形象,一共四幅西游记墨画,根据当地文献记载,这是明代以后维修时所绘,但通过这些形象,也可以看出古人构想中的孙大圣是个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