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小兰与儿子陈刚 
谢小兰介绍儿子的奖牌 四川新闻网德阳11月4日讯(记者 周鸿 摄影报道)儿子从小脑瘫,丈夫去世,谢小兰独自养育儿子,教他吃饭、识字、当他的陪练……用20多年的时间一步一步的将其拉扯大,并让儿子成为了获得5枚运动会金牌的得主。 谢小兰的事迹,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体现出良好的家德家风。而她却说,她只是尽了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让孩子发挥了自己的所长而已。 细心照顾 脑瘫儿子终于站起来了 “我想退役了。”今年4月,陈刚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五块硬地滚球金牌。不过,由于长期受到脖子疼痛的影响,陈刚开始无心从事运动职业。 “他的脖子已经疼了好几个月,这也导致他晚上休息不好影响了第二天的状态,摔倒了好几次。”听到儿子说退役,谢小兰接过话来。“每天我都要给他按摩缓解,而自己这几年身体也不大好。” 不过,谢小兰表示,只要自己能动,国家需要他们,他们就会努力坚持下去。说起谢小兰,她的一生颇为不易,靠着自己将患有脑瘫的儿子培养成五块金牌的得主。在今年5月全国硬地滚球锦标赛上,陈刚拿到金牌的同时,组委会还专门给她送了一块金牌,或者这就是对她这20多年来付出的鼓励。 1980年,陈刚一岁半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导致其脑瘫。1990年,刚转业回家没几天的丈夫因公去世。人生中的两次打击,没有击倒谢小兰,而是让她更加的坚强。从此以后,谢小兰承担起独自养育陈刚的重担。 当陈刚5岁时,谢小兰开始教他吃饭。“因为他的手不听使唤,所以他的手拿着勺子,我就握着他的手,当拿到嘴边时,我就松开手。”就这样一遍一遍的教,不厌其烦的教,陈刚渐渐从只能吃到勺子里的几粒米饭,到现在能吃到80%的米饭。不仅如此,谢小兰还总是尽最大努力教陈刚掌握开电视、上厕所等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 1995年,谢小兰带着陈刚来到成都做了脑部手术。没想到的是,这次手术却让陈刚彻底成为了植物人。“洗脸、吃饭、穿衣、上厕所等等都得要我帮他,特别是到了冬天晚上,还要起夜。那时我还要忙着工作。”说起那段日子,谢小兰叹声连连。 即使这样,谢小兰依然没有放弃要治好陈刚的念头。一次,一位针灸医生告诉谢小兰说可以让陈刚站起来。从此,谢小兰开始了往返于家、单位、医院之间的生活。“有时候,找不到三轮车师傅,我就背着他去医院治疗。每天还要给他按摩。”1995年到2005年,这10年时间,因为谢小兰的坚持和细心照料,陈刚的病情终于得到了好转,慢慢站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