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17日讯(记者 梁鹏 摄影报道)10月16日13时50分,成都市民朱先生驾车行驶到成都人民东路口,尽管路口前方的红绿灯上还是红灯,但在看见信号灯旁边的一块电子屏上显示“直行车辆进入待行区”的绿色字样时,朱先生继续向前驾驶,停在了地面上一个写有“直行待行区”的虚线框中。这正是成都交警于2015年1月起,陆续在成都市八宝街、牛王庙等34个路口施行的“直行待行区”路口通行模式。 “这个模式很不错,减少了等待时间。”对于“直行待行区”所带来的利好,朱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以前没有‘直行待行区’的时候,经过这个路口,一般都需要等待两三个红绿灯才能过去,现在基本上等一次红绿灯就能过去了,可以节约好几分钟。” 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成都交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缓堵保畅压力巨大。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成都交警一直探索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措施,近年来已陆续推出“直行待行区”“HOV车道”“蓉e行”等,在使城市交通向绿色高效发展的同时,也使市民获得了交通顺畅所带来的“红利”。 
交警黄译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 地点:成都市人民东路路口 人物:成都交警四分局四大队副大队长 黄译 直行待行区使通行率提高25% 过路口等待时间明显缩短 相比于市民朱先生,成都交警四分局四大队副大队长黄译则对直行待行区提高通行率的感受更深。他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没有设置直行待行区之前,路口东边沟头巷辅道上的车辆排行时,甚至影响天府下穿的通行;南边车辆排行到了盐市口路口;西边排行至东单路口;北边提督街的车辆排行到了斑马线上,影响行人过街。为了缓解这种拥堵的情况,民警只能在路口各个方向进行疏导。“那个时候,民警的嗓子基本上都是哑的。”黄译说。 
图为人东路口直行待行区 这种情况,在路口实施直行待行区交通模式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路口各个方向都有30米的直行待行区,经过我们统计,路口每个方向的通行率提高了25%。”黄译说,实行这种通行模式,可以增加车辆排队空间、减少车辆等候时间。据交警统计,一个信号周期约为180秒,路口平均每个方向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可多放行8-10辆车,每小时一个方向可多通行160辆车以上。按照这个数据,路口每小时可多通行640—800辆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口通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