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店内帮厨的郑磊 四川新闻网自贡7月18日讯(记者 徐昭磊 摄影报道)两年前,为了“干出事业”,80后的自贡小伙郑磊和朋友一起凑了9万元钱,开了一家烧烤店。 两年后,凭借着自己对美食的独到见解和敏锐的市场眼光,郑磊的烧烤店发展到了年销售五百万串烧烤,接待食客近七万人次。小小的竹签撑起了街头美食的“大产业”。 对于创业的成功,郑磊认为自家的烧烤店虽小,但倾注了全部心力。他说,自己从来没将自家的店子看成“苍蝇馆子”,而是当成企业在经营,当作一番事业。为此,郑磊在烧烤店逐步走上正轨后,开始全力打造企业文化,“以文促商才能将企业发展壮大,抱残守缺迟早有一天会被市场淘汰。” 
郑磊改良后的把把烧有了自贡的味道 为创业 他琢磨出了自贡版的把把烧 两年前,郑磊投资失败,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在人生的低谷,郑磊日渐消沉,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让他重振信心,却鲜有效果。 郑磊的姑妈在自贡市檀木林体育馆卖了二十多年的凉虾,虽只是一个路边摊,生意却做得有声有色。姑妈不想郑磊就此消沉,多次找其谈心,“你看我的凉虾摊都搞得起走,你一个年轻人,要干点事业未必比我这个老人还难?” 在姑妈的劝说下,郑磊开始思考今后的出路。从小就对美食情有独钟,平时也爱烹制、搜罗美食的郑磊突然灵光一闪:何不凭借兴趣爱好开家餐饮店呢?于是,郑磊和好友一番商量,决定开一家投资小、见效快的烧烤店。 曾经走南闯北的郑磊品尝过不少地方的美食,他开始搜索记忆中适合自贡人口味的特色烧烤,最终,选定了云南昭通特有的把把烧。 在郑磊看来,自贡人口味重、吃得辣,长期食用此类食物容易影响健康,为此,喜欢做菜的郑磊对把把烧进行改良,几番摸索,终于研发出口感、营养俱佳的烧烤,“采用了两成干椒、八成香椒的比例进行码料,并且使用荔枝果木炭进行烤制,这样烤出来的菜品,味道鲜香又不油腻。” 刚开张那会儿,郑磊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午饭后,就得忙着采购新鲜菜品,然后,清洗、切菜、穿串,下午七点准时开门。一直忙到最后一拨客人离开后,还要和工人们打扫清洁,时常回到家天已大亮。 两年的摸爬滚打,郑磊的烧烤店名气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三名员工发展到如今的逾四十名员工,两个店面年销售烧烤五百万串,接待食客近七万人次,成为自贡有名的街头美食餐饮名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