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内陆开放先行区 根据《总体方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强与沿海沿江港口城市、边境口岸的海关、检验检疫等机构合作,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一体化大通关体系。积极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际转口贸易、国际物流、中转服务、研发、分销、仓储等功能。 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加强国际空港口岸建设,优化口岸平台,完善口岸政策环境,持续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巩固提升进口商品指定口岸功能,积极拓展各类专业口岸功能,规划建设成都空港国检试验区。推动重点口岸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四川电子口岸平台,推进“单一窗口”建设。联动成都国际铁路港、宜宾港、泸州港、重庆港等,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保税贸易。 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搭建多层次开放合作平台,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完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功能,发展国际通程中转联运业务,实现成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直通互联,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国内主要城市互联互通,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及港澳台地区的开放合作。积极探索建立省内机场战略联盟,增强临空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建设新型生态智慧空港城 根据《总体方案》,打造绿色航空都市。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机场噪声污染防治,确保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探索空港都市立体开发模式,建设宜人宜居宜业的绿色航空都市。 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和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建设安全稳定的宽带信息网络,提高城市地下管网智能化水平,构建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智慧空港”基础设施体系。 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强化区域智能化管理,加强城市管理、交通、环保、水务、地下管网、救灾、企业服务等领域政府公共服务智能平台建设,搭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产业信息服务、财务结算等各类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示范区专业性公共服务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提升国际化城市品质,优化国际化语言环境,推进国际标识改造,构建多媒体、跨平台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行业对外交流能力。加强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建设,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工作和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