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4日讯(记者 李春雨)近日,《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出炉。根据《总体方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重点打造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临空经济创新高地、临空高端产业体系、内陆开放先行区、新型生态智慧空港城。其中包括,将提升国际化城市品质,优化国际化语言环境,将加强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建设,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工作和生活环境。 建设国际航空枢纽 根据《总体方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优化空铁对接,充分发挥蓉欧快铁、中亚班列黄金双通道优势,建成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空铁联运贸易快速通道。形成至国内主要城市“148”高铁交通圈,构建空铁联运、通江达海的高效运输网络。 加强空公联运,加快省际、成渝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等运输大通道建设,完善示范区与成都中心城区、天府国际机场、青白江、新津、新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货运交通体系,加快建成“外畅内联、结构合理、安全高效”的快速公路网。 提升枢纽功能,推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不断加密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加大航空公司基地总部引进力度,加快建成亚欧货运转运中心,加速推动航空枢纽服务向亚洲及欧美地区拓展,强化中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建设临空经济创新高地 根据《总体方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培育创新型企业。引导临空产业重点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创办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创新研发投入增长机制,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等创新,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汇聚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走出去、引进来的桥梁窗口作用,依托省内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临空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服务机制,广泛吸引海内外科技人才、高层次创业团队。 优化创新创造环境。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和有效衔接,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激励创新创造的公平竞争环境。以服务临空高端制造业生产环节为重点,加快发展创新孵化、研发设计、技术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管理咨询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加强创新创造载体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企业加速器,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平台。 构建临空高端产业体系 根据《总体方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依托航空发动机含铼超高温合金叶片、无人机整机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和无人机产业。依托中国商飞民机示范产业园等,积极发展以公务机FBO、MRO等为重点的通用航空产业。依托国航成都维修基地、川航飞机维修基地,发展壮大飞机发动机深度维修、机载设备附件维修、飞机定检维修等业务。依托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电子信息产业和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双流生物产业园,充分发挥航空转运高效便利优势,加快发展血液制品、疫苗产品、基因工程研发等生物产业。 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扩大航空物流比重、促进多式联运为重点,加快建设集国际国内货代、货物仓储分拨、城市配送、航空快递、航空货运等于一体的航空物流园区,打造成为亚欧航空货运转运中心。充分发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和机场一类口岸优势,建设中西部进口中高端生活消费品区域分销分拨中心和专业市场。以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国际快件中心为重点区域,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探索组建联合产权交易服务公司,加快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以飞机发动机、航材等保税租赁业务为突破口,着力发展融资租赁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临空贸易融资需求开展金融创新,拓展航空运输保险服务。大力引进国内外航空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打造空港总部集聚区。加快完善临空商务配套服务,打造站前航空商务集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