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体验变装 清朝照相馆就可以 如果想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人生,那照相馆一定是个好去处。 走进任何一家照相馆,琳琅满目的服装总是最吸引眼球。淡蓝色上衣、黑色中裙,再加上布鞋的经典搭配,配上齐耳短发或者麻花辫,镜头一定格就可以变身民国女学生。这样的“角色体验”,早在清末民初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清朝的照相馆里,搭配着各色各样的衣服,可以供客人装扮成很多角色。”郑光路介绍,清朝的照相馆已经有种类繁多的服装提供了,光是可以查阅到的就有学生装、洋装、军装、西装等。不仅如此,为了让客人上镜更好看,照相馆还提供化妆服务。 除了服饰,旧时成都拍照时的发型也很讲究。清末民初,西洋风刮入蓉城。尤其是在华西坝追求时髦的青年学生,或者知识分子,总爱研究和模仿时下流行趋势。年轻人总是尝试着各种发型,海派的、蜀派的、还有异国风情。刚刚剪去辫子的男人也爱捯饬自己的形象,爱在拍照前选一顶喜爱的帽子。 相馆最稳定的客源还是爱美的女性,镜头也见证了老成都妇女们的时尚进化史。从一开始只穿把全身上下包裹严实的长袍宽袖,到慢慢换上窄瘦贴合的花式旗袍。 除了单人照,照相馆最赚钱的还是集体照。老成都人要是家中有人升官,或者从军,全家人便会穿戴整齐,一齐出发到照相馆留下这难忘的一刻。这样的集体照,在浓浓的仪式感中透露出一丝温情。 档案 开照相馆要递交商业申请书 现如今开设照相馆,申请注册、办理营业执照是必要环节,但1905年开设“鑑容照相馆”时,张纪常并没有经历这些。当时清政府正在经历最后一场政治、经济变革,为繁荣经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实业的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照相馆也就在变革的大时代下,逐渐开始多了起来。 郑光路介绍,没有监管、自由发展的情况到1920年前后才有所变化。民国后,社会各行各业逐步走上正轨,照相馆也被纳入了监管体系,自此,想要开设一家照相馆就得先递交商业申请书,经注册后方可开张经营。 成都市档案馆提供的一份档案佐证了这一说法,成都老字号留真照相馆于民国31年3月的商业登记呈请书,明确了商人黄少怀在总府街创设照相馆,注册资金为一万八千元。黄少怀的年龄和籍贯,以及照相馆是独资还是合伙都有说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秦怡 档案资料和部分图片由成都市档案馆提供 原标题:成都首家照相馆 记录四川总督的外交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