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昭君到户走访 四川新闻网宜宾3月1日讯(王坤良)2月27日,天下起了小雨,从江安县环保局选派到阳春镇兴旺村的“第一书记”别昭君走在去往兴旺村村办公室的路上,看着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她感慨万千。“自去年担任兴旺村第一书记以来,这里就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每天在这里呆的时间比我陪家人的时间还长不少”。在兴旺村工作的这段时间,“5+2”、“白+黑”几乎是她的常态,在她的带领下,兴旺村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人民群众收入稳定提高,日子越过越幸福,贫困村真正‘变身’为小康村,现在村民碰到别书记都改口叫“大功臣”。 摸“准”扶贫对象 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时光倒流,回到2016年1月29日,别昭君担任了江安县阳春镇兴旺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对于别昭君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是这并没有难住她。在入驻兴旺村之前,她便在网上了解国家扶贫的相关政策、了解优秀“第一书记”的工作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别昭君对即将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了“规划到组、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思路清晰了,别昭君到兴旺村的头件事情就是精心编制兴旺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确立贫困户主导产业。随后,别昭君组织村两委发放填写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 为了解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别昭君到村的头一个月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每到一户都认真记录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因病致贫11户40人,因残致贫19户59人,缺少劳动力致贫13户39人...”通过将近一个月的走访统计,别昭君把兴旺村贫困户的家底摸得一清二楚。“好几次天都黑了,她还在贫困户家里。”一同走访的兴旺村支书董大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