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省人大常委会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作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发挥自身优势,广泛组织动员,强化责任担当,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贡献出人大力量。 现场 持续用力推动依法扶贫 【时间】2016年5月25日 【地点】达州万源市 “你是茶垭乡老洼坪村第一书记常艺腾吗?请问你现在是否在村上?你们村的贫困户邱锡珍致贫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能脱贫?”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随机从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上调出一户贫困户资料,随即给该村第一书记打电话。 “我正在村上硒望现代农业开发公司种植养殖基地现场。”在轰鸣的推土机噪声中,常艺腾大声向执法检查组讲述了村里的帮扶计划,至于贫困户邱锡珍,“通过村上的努力,已于去年底脱贫了!”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老乡。2016年,距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只有4年,如何立足自身职能,护航脱贫攻坚?省人大常委会把执法检查作为全省精准扶贫的“推进器”,瞄准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 2015年10月,《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实施刚4个月,省人大常委会赴16个市州开展第一轮执法检查,督促《条例》贯彻落实。2016年3月-6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第二轮执法检查,由省人大常委会各副主任带队,率9个执法检查组出征。 “2015年的检查重在‘广度’和‘速度’,2016年重在‘深度’和‘力度’。”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陈光志在执法检查启动仪式上说。 力度前所未有。省委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全力以赴,由常委会领导担任各执法检查组组长,30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59名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参与检查。 深度前所未有。2015年检查重点是省和市州,2016年的重点是贫困县,实现对88个贫困县全覆盖。 人大代表全程深度参与各组检查,新增交叉检查环节,对帮扶干部随机抽查在岗情况,对精准识别加强暗访和入户调查……创新方式的同时,执法检查还将《条例》的贯彻落实与省委“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部署的贯彻落实有机结合起来,并对2015年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2016年7月18日,省委常委会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第二轮执法检查情况汇报后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执法检查的联动效应,助推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求各地各部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意见和措施,及时整改到位。 产业发展有同质化趋势怎么办? 执法检查组建议,因地制宜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避免扶贫工作简单化倾向。按照全产业链理念打造产业,积极发展产品加工,拓展产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如何破解? 执法检查组建议,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为实施分类救治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依据。推动省市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行结对帮扶行动;推广泸州市医疗扶贫“四个100%”经验,助推贫困人口恢复劳动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医疗能力建设,加大对贫困患者医疗政策兜底力度…… 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短缺较突出、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执法检查组从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精准化水平、进一步夯实扶贫开发基层基础、进一步科学实施“贫困退出”等方面提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