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  >  视觉巴蜀
  • 【我从脱贫攻坚一线来】从赶集到“赶街” 巴中高质量脱贫没有终点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7-08 09:24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四川新闻网巴中7月7日讯(记者 张宇 陈连波 张韵晗 摄影报道)银耳、腊肉、蜂蜜、干香菇……7月1日,走进巴中市通江县电商一条街--壁州创谷,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引人注目。过去,这些优质农特产品大多只能在当地赶集时销售,进城都难。如今,通过“赶街网”等电商平台,各类产品纷纷走上全国各地的餐桌,农户不再愁销售。

从“赶集”到“赶街”,是巴中高质量脱贫的一个缩影。巴中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核心区,通过几年脱贫攻坚,巴中已实现全域脱贫摘帽,6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9.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16.3%下降至0.06%,交出一份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的亮丽答卷。然而,巴中市扶贫开发局总工程师杨志强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高质量脱贫才是总目标!”


巴中市通江县电商一条街壁州创谷内商家正在包装产品准备发货


担当作为,承诺没有期限

7月1日傍晚,细雨朦胧,令巴中市巴州区梁永镇宏福村宛如仙境。村民罗成芬割了一背篓青草投在鱼塘里,这些吃青草长大的鱼很受附近农家乐的欢迎。关于这两亩鱼塘,还得从与帮扶干部的“双向承诺”说起。

“我一定真帮实扶,为程宗武一家寻找合适的增收项目,积极送政策、送技术,使其脱贫致富。”2014年,罗成芬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6口仅靠丈夫程宗武一人务工维持生计。要让一家人脱贫,对口帮扶的巴州区水利局干部廖天伟郑重承诺。同时,程宗武一家也坚定表态:“一定艰苦奋斗,争取早日脱贫。”

从签订承包协议、修缮鱼塘、联系鱼苗、请专家指导技术、拓展销路……廖天伟一路给罗成芬帮忙“打下手”,当年便实现5000余元的纯利润,2016年顺利脱贫。几年来,罗成芬的鱼塘累计收入8万余元,成为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如今,罗成芬一家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两个儿子也顺利就业,又养了50多只鸡,办起了乡村茶馆,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廖天伟和罗成芬都说,“那份承诺一直在我们的心间,不会过期!”


准备发往全国各地的包裹


在浙江丽水挂川干部、通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春根的心中,同样装着一份承诺,“把他乡作故乡,为通江农特产品‘代言’到底!”

两年前,挂职仅3个月,因为在网络平台为通江的农特产品“代言”,创造了100分钟20万的销售额,张春根便有了“网红县长”的外号。从此,他在“网红”路上越走越“远”。

第一次“电商沙龙”,首届通江县青年电商创业大赛,首家“赶街网”乡镇服务站开业,首个电商一条街,首次“双县长”直播带货……新思维,产生新动力。2019年,通江壁州创谷开园仅3个月,完成发单量186408单。目前,壁州创谷已和200余家企业进行了对接,并与巴山乡味、三哥香水、从味生活、天宝银耳研究所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已入园电商企业20余家、文创企业6家、第三服务5家、农产品6家、创业团队5家,产生税收已超9000万元。

走红的背后,是沾满泥巴的双脚。当时通江县的14个镇、35个乡他都去过,种空山土豆的田间地头、养青峪猪的猪圈、培养通江银耳的大棚……都留下了张春根的足印。

记者了解到,巴中市采取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签订脱贫奔康“双向承诺”,帮扶干部向贫困户承诺“五帮三包”和贫困户向帮扶干部承诺“五自三主动”,有效形成脱贫奔康工作合力,催生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1]  [2]  [3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