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脱贫攻坚一线来】从赶集到“赶街” 巴中高质量脱贫没有终点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0-07-08 09:24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 |
“童话小镇”平昌县板庙镇大石村(图片由巴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产业兴旺,发展没有尽头
彩色的欧式建筑外观,充满梦幻色彩的童话小镇,37个游乐项目的儿童游乐场吸引游客络绎不绝,数千亩产旅融合扶贫产业园覆盖全村,产业路、环线路阡陌纵横……从平昌县城驱车16分钟,即可抵达“童话小镇”平昌县板庙镇大石村。
然而,仅仅五年前,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为交通不便,连进趟城都需要4个小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人均年收入不到2800元。谈起当年的窘境,大石村驻村“第一书记”孙海东仍记忆犹新,“当地曾流传一首民谣:劝你莫到邱家坡(当地小地名),邱家坡的稀饭多;筷子夹到夹肢窝,鼓起眼睛嗨起喝……”
产旅融合,让大石村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乡发展。今年53岁的孙翠玲,2017年回乡创办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年收入20多万元,“县上每年组织技能培训,学了很多的新菜品,客人也越来越多。”孙翠玲说。
![]() |
“童话小镇”平昌县板庙镇大石村李子产业园里已经丰收的李子
“原大石村整村发展的李子产业园,合并过来的白石村有1400多亩桃园,今年是供不应求。节假日,村里的十多家农家乐和二十多个外摊,客人也是络绎不绝。”然而,这些没有让大石村止步。大石村党支部书记孙海东告诉记者,童话乐园二期将针对中老年,重点开发休闲、棋牌、度假等项目,“无论男女老少,来了都能吃喝玩乐。”
不“满足”现状的,不只是平昌的“童话小镇”。在通江县杨柏镇骡子坡村,通江县龙池谷蓝莓产业园负责人看着挂满枝头的蓝莓,思绪却已在“千里之外”。2018年以来,川浙两省供销社围绕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深度合作,联合组建四川蓝之美公司,以蓝莓为扶贫主导产业,在巴中通江等全省40多个市、县规划发展蓝莓产业。
![]() |
通江县蓝莓产业示范园骡子坡基地(图片由巴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目前,我们在通江县已经整村发展蓝莓产业6个村。截至今年五月底,全县已发展5320亩。下一步,我们还将在本地建立加工厂,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据介绍,这里的蓝莓大多被加工成蓝莓饮料、蓝莓果酒、蓝莓果酱、蓝莓干果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骡子坡基地则是该蓝莓产业示范园的核心区,规划建设2000亩,已建成820亩,带动93户贫困户304人实现人均增收1380元;正式投产后,可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 |
通江县蓝莓产业示范园骡子坡基地迎来采摘季(图片由巴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脱贫攻坚的基石。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巴中市秉承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能巩固、可持续”发展扶贫产业,抓好核桃、茶叶、道地药材、生态养殖“四大特色农业产业”,规模效益正在加速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