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连日来,为降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我市组织各区县、行业协会、商家,推出战“疫”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增长。 政府发"券" 促进线下消费 “昨晚活动一开始我就抢了券,速度慢一点就没了。”近日,在恩阳区一火锅店内,市民王军出示二维码抵扣付款时高兴地说。他所说的“券”,就是恩阳区通过自媒体“山水恩阳”微信公众号发放的消费券。据了解,“五一”期间,该区通过“山水恩阳”公众号,分三批次发放面值30元电子消费券10000张,市民领取后自动保存在微信卡包,当单笔消费满150元即减30元。 “除了微信公众号领券,恩阳还开展工会职工促消费、‘食在古镇’美食周活动,丰富文旅生活,刺激线下消费,提振消费信心。”恩阳区文广旅局副局长李杰介绍。 与此同时,其他区县纷纷行动。巴州区与阿里“饿了么”平台发放消费券30万元;经开区发放加油券11万元;南江县与电信合作通过“翼支付”平台发放消费券200万元;平昌县推出电子优惠券带动消费,共发放优惠券4300张。 市财政统筹资金360万元向特殊困难群体发放慰问券;引导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提前向职工派发“五一”、端午等节庆普惠性消费券;联合市总工会与邮储银行巴中市分行、巴中市邮政分公司合作,联合出资100万元,开展普惠性消费券派发促销活动;联合巴中电信分公司出资100万元开展“翼支付、云消费”餐饮促销活动。 “消费券对直接拉动消费作用明显。”业内人士指出,发放消费券是扩大内需“短平快”的手段之一,可以把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 直播带货 引领消费新渠道 在直播间购物如今成了老百姓主要消费渠道之一。不少线下企业纷纷转战线上,通过直播促进交易量。 尚青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主要销售通江银耳、南江金银花等土特产,目前,已通过“抖音”直播带货3次。 “我们的顾客省外占比较大,受疫情影响省外订单下降。通过直播,本地和周边市州的订单增多。”公司负责人余丽娟介绍,为了吸引顾客,直播间上线销售的产品价格比淘宝上更优惠。 “直播间的各位宝宝们,我把通江银耳的特点给大家讲一讲,喜欢通江银耳的,可以抓紧时间下单。”今年4月,通江县组成“双县长”阵容,化身“主播”走进拼多多等网购直播间,为当地农特产品代言。一场直播下来,观看人数20万人次,成交约1万单,销售金额40万元,1000户农户受益。 在直播带货“火”起来的同时,带货的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尚青食的货物仓库里,挑拣次品、除去残渣、仔细称重、规范打包,余丽娟每一项都亲力亲为,严把质量关。 “公司后期将增加多个平台直播,争取把淘宝、微信上的老顾客转化到平台。”余丽娟说,下一步将加强与本地“网红”间的联系,利用其流量和知名度加大宣传,扩大产品销量。 让利促销 释放消费潜能 上个月,巴州区启动了百企千店消费促进月活动,发动巴中枣林鱼等百家餐饮企业与沃尔玛等超市联合开展8折让利促销,预计带动消费2亿元。 在沃尔玛超市记者看到,“限时特惠”“多买多省”“买一送一”的广告贴纸随处可见,导购人员热情地向顾客推销产品。世纪隆超市消费火爆,不少市民手中拿着一张超市的商品价格单,寻找打折商品,比价购买。 “这次促销力度大,超市主推‘超值换购’活动。”世纪隆店长石剑敏介绍,活动期间顾客在超市单次购物满38元即可参加换购。 消费一头连接民生需求,另一头连接着复工复产的企业、商家,释放需求也讲求施力精准。在南江县,通过“银企对接”,及时梳理有融资需求的餐饮企业,实行台账管理,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为6家餐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95万元。 “有了这笔贷款,我们更有信心,目前正在安排让利促销活动,希望能释放消费潜能。”齐齐火锅相关负责人介绍。(实习生 张曦 记者 何欢) 原标题:巴中硬核促进“买买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