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泸州11月29日讯(周超文 冯志强 文/图)“今年由于我的柚子提前找到了‘婆家’了,现在不愁销路不说,还卖到了湖南、江西等省外城市,心里总算踏实了。”11月25日,泸州市江阳区护国镇洋房村柚子种植户肖明友高兴地介绍,他家20亩柚子园大量挂果,预计采摘柚子4万公斤,虽然柚子还挂在树上,但在纳溪区“赶场天”电商中心的帮助下,已被2个湖南的客商提前预订1万公斤了,价格每公斤还比去年高出了2元。  | 丰产又增收乐柚农 |
柚子“触网” 走出“丰产不增收”怪圈 11月25日,笔者来到肖明友的柚子园,漫山遍野的柚子树绿意盎然,枝繁叶茂,一个个黄澄澄的柚子挂满枝头,将树枝压弯了腰,一阵阵柚香扑鼻。肖明友说,今年柚子结得好,口感也很纯正,最令人激动的是,今年柚子价格不但畅销,而且价格比上年高出了2元/公斤。 而就在11月24日早上,纳溪“赶场天”电商中心副总经理张健就在电话里又给他“送”来了3000公斤的网售订单,肖明友在内的果农要赶在11月25日中午前将这批柚子交付给张健的电商公司,再由电商中心分级打包,装箱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看着一张张“飞”来的订单,洋房村党支部书记龙小芳替果农兴奋不已,“以前柚子丰收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主要靠商贩上门收购,价格低也只能无奈脱手,因为后期销路更困难。”龙小芳说,她们所在的护国镇洋房村距离纳溪城区有1个多小时车程,而洋房村柚子种植面积达3000亩,年产柚子有6000多吨。但因受交通不畅和信息闭塞的影响,每年柚子销售就成了困难。“虽然有果贩进村来收购,但柚子连年增产,还是有大部分果子出现卖难,有的村民只好肩挑背扛,行走好几公里山路装到镇上去卖,一块多钱1斤的价格有时都求着别人买。”说起前几年村民卖柚子,龙小芳也唏嘘不已。 “现在好了,村里的柚子搭上了电商快车,总算打破多年来这‘丰产不增收’的怪圈了。”龙小芳高兴地说。 电商助力 一张“网”连通市场和基地 20多天前,洋房村柚子种植基地的早熟品种——水晶柚开始采摘。龙小芳告诉笔者,今年全村的3000亩水晶柚和沙田柚两个品种都较去年都双双获丰产,经测算,亩产量在去年基础上平均增加了至少200公斤,3000亩就增产了60万公斤。“这么大的产量,今年果农们是根据订单批量采摘,根本不为销售犯愁了。” 龙小芳口中的订单来源于纳溪区2016年成立的“赶场天”电商中心。“赶场天”电商中心副总经理张健介绍,今年公司在淘宝、京东、天猫、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建立网店,专门销售纳溪的柚子等特色农副产品。今年5月,他了解到护国镇洋房村的柚子因为销路受限并将于10月陆续上市后,便前来与村党支部和村里的柚子种植专合社进行接洽,并签约了“线上和线下”统一价格销售的合作协议。 “这里山青水秀,周边数十里无一家工业企业,柚子的甜份极好,加上合作社统一管护,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这样的生态柚子不愁没有市场。”张健说。在柚子生长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们的电商工作人员就开始忙于柚子宣传网页制作、更新网售信息;尤其是柚子开始采摘后,“赶场天”电商中心工作人员还不时亲自到果园里指导采摘、分级装箱…… 张健介绍,自纳溪的柚子开始采摘上市以来,“赶场天”电商公司每天有专人花大部分时间在平台动态发布柚子种植基地的果子图文,通过直播方式让消费者了解护国柚子的生长环境,从而吸引他们下单,这让“待字闺中”的柚子和市场实现了无缝连接。据统计,短短一个月多的时间,“赶场天”电商中心就在网上销售柚子近1500吨,分别卖到了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外,实现销售产值达900余万元。 “虽然目前只网售了1500吨柚子,但已经算是探索出了一点经验,相信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柚子都将会通过线上订购卖向全国。”张健自信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