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 新建藏区新居17348户 新(改)建大小凉山彝家新寨住房17377户 养老 新增民办公办养老机构床位53227张 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30517张 解困 走访慰问困难职工30.12万户 对全省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达10000例 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今年我省继续办好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在扶贫解困、百姓安居、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直指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民生难题,使越来越多群众更公平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人们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 住有所居 农村C级危房强制加固改造 棚改重心向县城转移 □本报记者 罗之飏 12月19日上午,内江市棚改居民购房服务中心,73岁的邱玉贵拿着“内江市棚改居民购房凭证”来选房,一番比较后,决定用棚改货币补偿款,通过购房服务中心的“0中介”,在内江城区买一套80余平方米的二手房,省去了购二手房的中介费。 邱玉贵是内江锻压机床厂退休职工,棚改前,一家人挤在50余平方米的老房里,光线昏暗,居住环境较差。去年10月,针对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内锻片区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启动旧房征收签约,邱玉贵第一时间签字,期盼早日搬进新家。 今年5月,已经连续四年实行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内江推出两项新政:为棚改居民发放“内江市棚改居民购房凭证”,将二手房源加入棚改市场,同时建立公益“0中介”二手房交易平台。 “内江市棚改居民购房凭证”,相当于“棚改身份证”,棚改居民可凭证到棚改居民购房房源库的商品房市场认购商品房,不收中介费。政府还监管交易过程,保证资金安全,公益“0中介”二手房交易平台一推出就大受欢迎。“产权清晰、无贷款记录的二手房,都可申请纳入棚改居民购房房源库,棚改居民可通过平台中的房源库选购二手房,托管购房资金及办理产权。”内江市棚改居民购房服务中心主任胡俊介绍。 今年以来,通过政府帮助实现住有所居的内江人很多,内江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达7083套,内江还改造了农村危房2699户,对4450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发放了租赁补贴。 最近几天,内江威远县严陵镇建立村村民于素芹正在布置新家,自家旧房鉴定为C级危房,经维修加固后焕然一新,“再也不用担心漏雨、掉瓦了。” “今年全镇有21户危房改造,我们倒排工期推进,目前修建和验收任务已完成。”严陵镇镇长钟钢介绍。今年,按照《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C级危房加固维修技术导则》,严陵镇制定了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对改造对象进行摸底、申报、公示、审核,制定一户一档农户改造申请表,确保改造户春节前住上新房。 群众期盼 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建立村村民于素芹:我今年79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房子住了几十年,侧面墙倒了一大截,房棱子也朽了。镇上来人,说要帮我把房子翻新。我年纪大、没有劳动能力,邻居帮我请了5个匠人来施工,镇上专门派人来看管。房子翻新花了半个月,镇上还派人来检查验收。后来喊我把银行卡号报上去,没多久我就拿到1.1万元的房屋改造补助。不只我一个,今年村里还有几户人也在政府帮助下住上了新房。党的政策好,经常帮助我们孤寡老人,干部也常来看我,日子越过越好,我要谢谢他们。 厅局谈重点 在今年的农村危房改造中,我省严格执行危房鉴定标准,农村C级危房加固改造纳入强制要求。我省还建立起农村危房加固改造技术体系,实行基本的质量标准、基本的结构设计、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基本的质量检查、基本的管理能力“5个基本”,确保覆盖每一户改造户,以低成本方式引导农户主动加固改造。截至11月底,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14.4万户,新开工改造16.8万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今年的城镇危旧房棚户区中,位于地级城市的占50%,位于县(市、区)和乡镇的占50%,棚改任务重心逐步向县城拓展。在棚改工作整体进入“攻坚期”后,我省继续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好省、市、县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资金,确保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的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安排的资金等,按规定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截至11月底,我省棚户区改造已开工25.2万套,发放租赁补贴8.7万户,全省已实施货币化安置20万套,争取中央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99.7亿元,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4.0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