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广元12月20日讯(周文春 何宇 付慧 张天泉)“以前垃圾不好处理,也不晓得怎么处理的,河边还经常会见到白色垃圾,夏天转路也可以闻到味道。”近日,常在旺苍县滨河路跑步的冯阿姨与我们分享了旺苍县近年来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发展演变。 跟随冯阿姨的脚步我们来到旺苍人休闲散步的滨江路一段,整洁靓丽的道路,载满了植物花草,就算是在冬季都可以感受绿色花的海洋,“看,这些就是我们最新的垃圾桶,”冯阿姨骄傲的指着一排排红木带镜面的垃圾桶。 据统计,今年旺苍县城区共投放垃圾分类收集箱188只、新型镜面不锈钢果皮箱130只、垃圾清运车30台、吸扫车3台,建垃圾中转站16座,垃圾压缩站4座。 “我们每天早上四点过就要起来扫,白天保洁,哪里有垃圾我们就要捡到哪里,看着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心里也舒坦。”正在扫地的李大哥笑着说。 近年来,旺苍严格执行环卫作业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做好城区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洒水压尘三项日常工作。据统计,县城区清扫保洁面积每天达136万余m2,每天清运生活垃圾130余吨,清扫保洁覆盖率、垃圾清运率均达100%。 “我们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工作试点,边试点边总结经验,由点到面,由面带片,逐步全面铺开。”县环卫所一名负责人说。首先搞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由环卫部门具体实施,有毒有害垃圾实行定期巡回收集方式进行收运,其次搞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交由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不可回收垃圾由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毒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医废垃圾、建筑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保部门明确有资质的业主规范处理。 “我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采用BOT模式,生活垃圾采用卫生填埋和“生物处理+MBR+反渗透”处理工艺,严格“细”、“严”、“实”三把利剑。”县环卫局长说,据他介绍,垃圾填埋底层共有隔离层、排水层、保护层三层,细密的底层基础能够有效的保护土壤及地表水免受污染;隔离层平铺低密度的聚乙烯防渗膜(HDPE膜),既可以防止填埋废气外溢,也能防止雨水下渗,减少渗透液产量,避免土壤层污染;排水层用于导排下渗雨水,利于封场系统的稳定。保护层为粘土层,保护HDPE膜不受植物根系、紫外线和其它有害因素的伤害。 按照垃圾填埋场除臭消毒操作规程,每天对摊铺、压实的垃圾进行两次消杀处理,春、秋季蚊虫孳生高发期每天必须进行三至四次消杀工作;收集后的渗滤液,在厌氧罐内经中温加热后通过厌氧菌种降解部分COD(化学需氧量)和BOD(化学耗氧量),杀死蚊蝇虫卵,从而减少幼虫滋生,确保填埋场卫生、环保。当压实后的垃圾堆积厚度达到5m时即覆粘土20cm-30cm,避免垃圾与空气直接接触。粘土层上方用HDPE膜覆盖,既可以隔绝垃圾腐化产生的臭味,净化空气,也能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采用“生物处理+MBR+反渗透”综合处理工艺,渗滤液在经过调节池、沉淀池、MBR膜池等十四道流程处理后到达清水池。处理后的渗滤液,经过在线监控系统检测后,排放的清水已达到国家《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地区一级标准。达标排放的清水用于培养菌种、清洗道路。旱季以培养厌氧、好氧菌种为主,维护设备正常运转;雨季将渗滤液集中在消防池,用于厂区绿化及道路、清运车辆冲洗,确保水能源高效利用。进场垃圾车检验合格方可入场,其次甄别垃圾是否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存在危爆物品等,确保垃圾填埋安全。填埋区按设计要求安装导排设施,释放甲烷气体。每年定期邀请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对甲烷浓度进行检测,切实确保库区安全。 实行“双扣双罚”,严格考核考评。通过强化队伍管理、制度管理、绩效考核考评管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正逐步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坚持持精细化作业,严格按环卫作业“十无”标准和“1243”工作要求抓好环卫作业,切实抓好城市垃圾治理工作的“小事”和“细节”,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干,将小节当做大节来抓,确保我县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 “抓环境治理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该县县委书记刘亚洲在中共旺苍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掷地有声地总结道,“今后五年,全县要深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一极两地四区’和‘绿谷红城·幸福旺苍’!” 城市垃圾治理工作既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工程,又是改善人居环境、助推城市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形象体现,既是强化县城规划区垃圾治理作为创建山水园林市的前置条件,又是强化城乡垃圾治理作为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重要抓手和构建城乡垃圾治理体系作为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区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