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冲 10月17日,是国家扶贫日。几天前的13日,一场面向贫困群众的专场招聘会在广元市举行。作为今年我省“扶贫日”系列活动之一,以“汇聚社会力量,助力就业扶贫”为主题的专场招聘会,现场提供岗位8500多个。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共同组成了脱贫攻坚的“三驾马车”。由于具有主体多元化、举措丰富化等特点,社会扶贫越来越成为“三驾马车”中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部分。 经过几年努力,定点扶贫、对口帮扶、社会各界全面参与的“三位一体”社会扶贫大格局已在我省形成。 A 中央国家机关+省直机关 定点扶贫精准用力 平均海拔4235米的甘孜州德格县,吃水用水并不容易。德格县达马镇贡空村65岁村民巴拥说,过去每天到河边挑水,要花近1个小时,水质也得不到保障。而由于缺乏灌溉水,每年达马镇西布村的青稞一半都会旱死。 省水利厅对德格县提供定点帮扶后,该县用水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如今巴拥家门前就有水池,不仅是洗衣、淘米、洗菜,洗澡这种过去近乎“奢侈”的行为,也在贡空村变得平常。 像水利厅这样的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单位,我省还有321个。今年6月,我省印发通知,明确省直部门(单位)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分工,充分利用帮扶单位资源,帮助受扶县制定脱贫攻坚规划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我省各定点扶贫单位已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2.2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8123个;帮助引进各类资金7.24亿元、帮扶项目3041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6万期,培训各类技术专业人才76万人次,实现劳务就业33.67万人次。 定点扶贫的另一重要组成单元是中央机关。记者从省扶贫移民局了解到,目前在我省定点扶贫的中央国家机关有23个。今年上半年,中央国家机关在川定点扶贫部门(单位)直接投入2.99亿元、帮助引进各类帮扶资金0.1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82个;培训各级干部、各类技术人才1958人次,实现劳务就业497人次。 “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事业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我们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省脱贫攻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定点扶贫工作将聚焦实地走访调研、贫困户技能培训、干部选派方面,并着力改善行路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 B 东西协作+省内帮扶对口帮扶巧妙借力 “既属于对口支援,又属于东西扶贫协作,具有双重任务,双重使命,这在全国来说也是唯一的!”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副组长谢春艳在甘孜已工作两年,对跨越千里的扶贫协作,她这样看。 两年来,谢春艳见证了广东多个扶贫项目在甘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教育是重头戏。目前广东已安排3.03亿元资金,实施项目47个,解决了农牧民子女“上学难”问题;还安排2.12亿元资金,实现全州325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实施藏区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居及农牧民住房建设项目21个,帮助2208户农牧民住进新家。 负责凉山对口支援工作的佛山市山水工业园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廖兵介绍,2016年和2017年的扶贫资金今年2月划拨到位,今年8月30日,佛山市又提前划拨了2018年度的1.28304亿元扶贫协作资金,“3年资金一年到位。” 今年,广东省、浙江省、佛山市分别投入帮扶资金2.08亿元、2.12亿元、1.1亿元,安排项目205个,目前已完工14个、在建83个,佛山帮助凉山州1054户贫困户住房建设已全部开工建设。 我省自我加压,创新实施省内对口帮扶机制,安排省内经济较发达的7市35县(市、区)对口帮扶彝区藏区45个深度贫困县,形成“兄弟连”、结下“战友情”,集中力量解决深度贫困问题。 成都市金牛区在甘孜州石渠县未来规划了20个帮扶项目,投入资金6980万元;南充市瞄准好风气和好习惯,在阿坝州汶川县开展“家具摆好、农具放好、畜禽管好、柴草码好、卫生搞好”的“五好行动”;乐山市今年投入214万元,在对口帮扶的凉山州美姑县开设“美姑班”,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聚焦目标任务、问题导向、真帮实扶,这是硬性要求。”省脱贫攻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省内对口帮扶将加大对住房安全、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等扶贫重点领域的帮扶力度,同时切忌“堆盆景”“垒大户”等形式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