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计划 建设中小学、幼儿园501所 成都市建委主任张樵介绍,至2020年,中心城区需新建公共服务设施2557项,总投资约890亿元。其中教育类490项,医疗卫生类215项,商业服务类245项,文化类175项,体育类205项,社区服务类540项,行政管理类62项,市政设施类625项。 至2020年,城市建成区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实施率要从61%达到75%以上,其中教育类从67%提升至80%以上,医疗卫生类从64%提升至75%以上,商业服务类从53%提升至70%以上,文化类从39%提升至60%以上,体育类从35%提升至75%以上,社区服务类从58%提升至75%以上,市政设施类从65%提升至75%以上。基本实现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平衡,初步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 以市民们关注的学位问题,根据计划,未来三年(至2020年),建成区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实施率将提高至80%,计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501所。 其中,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将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25所(幼儿园128所,小学59所,中学38所),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计划建设97所、80所、48所。 2021年底前 全面完成“三年攻坚”行动计划 “今年9月至12月要启动项目146项,2018年新开工800项,2019年新开工883项,2020年新开工728项。”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还要同步推进现有公共服务设施扩能改造工作,增加公共服务能力。至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三年攻坚”行动计划。 根据各区县落实计划,至2020年,高新区实施372项,天府新区227项,锦江区173项,青羊区200项,金牛区230项,武侯区130项,成华区314项,龙泉驿区324项,青白江区108项,新都区119项,温江区90项,双流区170项,郫都区100项。 “三年攻坚”最新动态 郫都区: 未来三年投入20亿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郫都区在未来三年计划投入20亿元,建设不少于170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其中,2018年计划实施72处(其中教育类10处,医疗卫生类16处,商业服务类4处,文化类6处,体育类1处,社区服务类15处,行政管理类3处,市政设施类17处)。2019年计划实施46处(其中教育类4处,医疗卫生类17处,文化类2处,体育类1处,社区服务类10处,市政设施类12处)。2020年计划实施52处(其中教育类7处,医疗卫生类17处,商业服务类1处,文化类3处,体育类1处,社区服务类6处,市政设施类17处)。力争到2020年城区公共配套设施需求满足率达70%以上,初步构建起便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圈。 郫都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工作推进中,郫都区将进一步梳理全区公共服务建设“痛点”,聚焦困难群众“住房难”、城区“停车难”、中小学“大班化”、群众办事不方便等热点难点问题,分轻重缓急,重点推进犀浦、安靖、红光等街道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逐步还清老旧城区“旧账”,确保新建区域不添“新账”。按照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要求,年底前编制完成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文体设施布局,社区用房、养老设施等各类公共服务专项规划,明确具体实施点位,着力健全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