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优”区域城市形态优化提升 既保留老成都的历史记忆 又面向世界彰显国际化魅力 “三国文化”是成都的著名旅游名片。以锦里、武侯祠为核心打造“三国蜀汉城”既是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改造提升现有旅游业态的体现,也是萃取天府文化精华,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产业优势。 围绕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和“五中心一枢纽”的支撑功能,未来“中优”区域将逐步转化为以天府文化为特质,以新兴业态为载体、文商旅相融合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实现功能的优化提升。 为此,市旅游局表示,改造提升现有旅游业态,积极植入新的旅游业态,增强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带动力,将是“中优”区域实现功能优化提升的具体路径之一。 让成都旅游更具吸引力,如何实现?优文化形态是有利举措之一。文化形态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呈现,是人们感知、阅读、领略城市文化魅力的物理介质。成都的做法是摒弃大而全的城市文化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历史文脉,立足城市文化积淀,保持文化演变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注重保护历史遗迹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坚持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理念,充分彰显各区域的个性文化特征,塑造特点鲜明、韵味独特的文化形态。 “比如三国蜀汉城项目,就要鲜明突出蜀汉和诸葛亮的主题,在彰显个性特点、塑造比较优势上做到极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优”区域城市形态优化提升,既着力保留老成都的历史记忆,展现蜀都的文化特色,又面向世界充分彰显国际化魅力。可以用步行道、自行车道、游览车道把春熙路商圈、老城文化圈、宽窄旅游圈、文殊坊文创圈和锦江生态圈串联起来,系统打造城市慢行系统,让游客可以慢下脚步、深度体验,长时间地逗留和消费。同时,也可以使城市空间更加人性化、更具人情味,使生活城市的特质更加彰显。 成都商报记者 李彦琴 原标题:打造三国蜀汉城 将建全国最大三国文化综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