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总建筑师张静: 天府绿道将成为成都城市品牌 中建西南院景观院总建筑师、副院长张静这样解释天府绿道的意义:为成都营造一个开放空间,生活里的游戏通道;一个具有传承性的天府公园,具有城市自然力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用生态方式,科学的设计手法打造新时代的“成都蜀川胜概图”。 天府绿道的设计借鉴了波士顿、新加坡城市品牌的优秀案例。“这些地方的绿道,成为城市品牌,塑造了城市竞争力,是自然和人文的软实力。通过这种品牌,最终吸引了企业人才发展新经济。”张静说。 比如,波士顿的绿色翡翠项目,绿道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文化遗产旅游为一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再比如,新加坡的绿道环线建设,围绕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绿道等场所增设带有讲解的特色自然游览,加深公众对自然的了解。 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景观院院长高静: 惠民工程为后代留下永久性巨型绿色空间 “这是一个巨大的惠民工程。成都市的双城格局已经形成,这是城市中心的绿色生态系统,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永久性的巨型绿色空间,非常伟大。”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景观院院长高静的内心颇为激动,绿道系统的建成,将改变城市与人的关系。 而且,并不仅仅是一个生态环境的改变,同时也将给产业布局带来变化,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成都,在这里生活下来,最终带来整个城市经济和社会的长远性发展。 他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的锦城绿道的建设,将引入智慧城市技术。进了这个区域,能清楚地看到,这个区域有多少人,还剩多少停车位,哪些地方拥挤,人们主要在玩什么。”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汪小琦: 绿道建设改变成都出行方式结构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系统,绿道是也很核心的层面。而且要“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天府绿道的建设可作为牵引者。“通过绿道系统,能够打破原来的屏障,打破圈层式的结构,实现经济、物流等各要素的流动。”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汪小琦认为,绿道系统将通过特色镇、园区等带动农村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推动城市新经济的发展。 同时,汪小琦认为,绿道系统的建设将改变成都的交通出行方式结构。“三级绿道系统,不仅仅是旅游,它能跟成都的慢行系统衔接,城里人能通过绿道来实现通勤。这将极大地改变成都市的出行体系,从而改善城市拥堵和污染等。”汪小琦说。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磊: 打造中国最具魅力的“国家城市风景路” “天府绿道是看成都魅力的风景线。”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规划设计二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王磊说。 在他看来,将天府绿道打造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国家城市风景路”,是推动成都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成都城市品质的基石。 “绿道对城市生态文化有提升作用。”王磊说,天府绿道建设在生态构建的同时,讲求将绿色生态与成都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比如,创新了天府农耕文化,让农田成为了引人注目的大地景观;弘扬了蜀水文化,让水润天府的胜景重现;也将重现“花重锦官城”的盛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