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监督触角—1005名民情直报员确保民情直达 “老李,早啊,最近天气热注意点身体哦,昨天你说到危房改造的政策,我这不给你送《惠民政策一本通》过来了,程序是这样……”一大早,刘玉清就摇着扇子在打古镇场镇上的巷子里串门子,素来热心肠的他,近来,更是活跃。“这是区上发的整治“微腐败”的宣传口袋,你看这里印了举报电话,关于党员干部的反映,可以直接打电话。” 这是纳溪区民情直报员刘玉清的日常,今年以来,纳溪区通过自荐+群众推荐,在每个村(社区)选出5名热心公益、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担任民情直报员,由镇(街道)纪委审查把关,全区共选派民情直报员1005名。统一制发《聘书》,并在辖区内进行公示,以便群众知晓,畅通民意收集渠道。 刘玉清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建议、诉求、问题等,根据工作要求,把收集到的民情整理好,统一反馈给镇纪委,由纪委调查、核实、处理。 为了“用”活直报员,纳溪区强化制度机制,建立民情直报“日报告”、“周碰头”制度机制,每天下午4点前民情直报员向镇(街道)纪委报告当天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没有的实行“零报告”;每周,镇(街道)纪委组织召开民情直报员“碰头会”,集体会商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民情直报员既是党委政府政策、纪律的宣传员,又是收集民意的联络员,还是发现问题的搜查员和整改问题的监督员。”区纪委党风政风室负责人说到。截至目前,通过民情直报员,全区共收集各类问题40余个,当场反馈解释10余件,开展政策解答200余次。 从严从快查处—48天立案66件,挽回经济损失62.19万元 “自6月21日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已收集处置涉及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121条,立案66件,处分22件22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46人,挽回经济损失62.19万元。在全区15个镇(街道)实现了问题线索和执纪审查两个“全覆盖”。”这是纳溪区纪委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月余的“成绩单”。 “这次专项整治就是要高擎问责利剑,严格追责严厉问责。”纳溪区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严肃问责,对扶贫领域“四风”和腐败问题坚决实行“一案双查,全力‘拍蝇’不手软,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纳溪区建立审查协作区机制,对疑难复杂、涉及面广的案件采取提级审查、交叉办理、现场督办等方式,全程跟踪督办。对发生在扶贫领域的“关键少数”案件坚决做到“零容忍”、“零留存”,从严从快从重查处,不断增强震慑作用。在从严执纪的同时,教育各级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敦促有问题的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争取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目前,已有5人向纪委主动说明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