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南花海景区 上半年宜宾旅游总收入272.62亿元 资源丰富优势明显 7705.5亿、6.3亿、308.79万、15.82亿。这是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力平在8日的营销大会推介会上,向来自北京、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的领导、嘉宾、旅行商等例举的几个数据。 这些数据分别对应是:2016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7705.5亿元,接待国内游客6.3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308.7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82亿美元。 数据的背后,是宜宾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区位优势,当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的共同作用。 宜宾有2000多年建城史、3000多年种茶史、4000多年酿酒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中国白酒之都。拥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34处,其中有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之一蜀南竹海、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神州琼浆五粮液十里酒城等世界级旅游资源3 处。 宜宾区位优势独特,是长江黄金水道、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川滇黔区域的战略要地,是国家规划的长江六大重要枢纽港之一和金沙江滚动开发的依托城市,具有辐射吸纳川滇黔9个地级市近4700万人的独特优势。宜宾交通方便快捷,地处国家区域性战略交通规划南北干线和长江东西轴线的交汇点,目前已拥有内昆、宜珙等铁路,有内宜、乐宜等高速公路,宜宾民航已开通至北京、上海等17条航线。 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着力建设“国际生态文化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市,构建“一核一轴三区”(宜宾长江第一城综合旅游核,沿金沙江、长江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发展轴,竹石画境生态休闲区、田园温泉僰道休闲区、山水古镇佛韵养生区)的发展空间布局,旅游业已成为宜宾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宜宾是长江上游辐射吸纳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四川省旅游发展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中的重要城市。当前,宜宾正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着力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同参与、旅游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强县,推进一二三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打造长江公园、印象宜宾等城市旅游名片,培育壮大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现代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优势新兴产业,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宜宾作为四川省旅游发展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中的重要城市,是四川省确定的旅游业优先发展和可进入世界品牌的四个地区之一、全省新五大精品旅游区之一。” 对于此次山水宜宾·全域乐游——2017清凉之旅营销大会,四川省旅游协会秘书长柴延祝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是推广旅游产品、宣传城市形象、拓展客源市场的具体举措,是推进宜宾旅游强市和国家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的有效载体,充分体现了宜宾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