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审查31件 7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 (蒙永宏供图) |
四川新闻网南充7月19日讯(蒙永宏 于萍)某村干部将群众集资款贪污了、某村干部把群众的粮食直补款扣住不发、某村干部贪了群众的退耕还林补贴、某村干部在给群众办理低保过程中收“红包” ……今年以来,南充市顺庆区纪委信访室接到群众反映的“微腐败”案件越来越多。 面对群众递上来的一张张“状纸”、一封封举报信,顺庆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胡文骥明确指示:基层“微腐败”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对待,仔细梳理,坚持有案必查,给群众一个满意答复。 案多人少,如何查?沉疴顽疾,怎样治? 区纪委对群众反映的“微腐败”案件进行了分类清理,发现基层一线部分干部,早已把手中的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在公用经费中“取”、有的在项目资金中“套”、有的在惠民资金中“截”,也有的在集体资产中“占”、还有的在为民办事中直接“要”。 “歪风邪气必须杀,绿头苍蝇必须打。”胡文骥对全区惩治“微腐败”开出几剂“猛药”,要求区纪委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特别是对“蝇腐蚁贪”必须逗硬查处、坚决打击、形成震慑,掀起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新一轮高潮;要通过拓宽案源渠道、严格执纪问责等举措,不断加大对“微腐败”的查处力度,真正让“微腐败”成为过街老鼠、无处藏身,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解决基层反腐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为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区纪委聘请了作风监督员。全区与群众联系较多的30多个单位分别聘请了干部作风监督员,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社会监督网络。监督员主要负责收集、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拓宽监督渠道,区纪委在312个村(社区)配备304个村(居)纪检员,将反腐触角延伸至农村,把基层腐败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截至目前,该区纪检员以入户座谈、面对面交流等形式,进村入户走访20352户,收集问题意见3233条,整改问题2288个,加强线索管理。对虚报、套取粮食补贴、危房改造资金、扶贫物资、低保金等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区纪委优先办理,严格落实反馈回复制度,及时将调查结果告知信访人,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满意。 清风徐来,荡涤尘埃。截至目前,该区纪委共收集“微腐败”问题线索68条,立案审查案件31件,现已结案“微腐败”案件9件10人,其中,7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人被免予党纪政纪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