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广安7月20日讯(唐运东)近年来,邻水县九龙镇中学家校合力,会诊校园欺凌,加强家校双边管理,打造家校联合治理共同体,快速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确立家校合作预防原理。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理念。校园欺凌一旦发生,尤其是被网络放大,就会给学校、家庭、师生带来巨大伤害,鉴于此,该校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竭力将校园欺凌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坚持正面疏导,引领学生团结友善。该校通过班队会、校园网、微信群等载体,大力宣传见义勇为,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的好人好事,引领学生求真、向善、崇美;及时解决苗头性问题。通过各班安全信息员及时掌控园欺凌苗头,家校协力,一方面对藏有欺凌苗头的重点学生及时教育,以免诱发“破窗效应”,一方面对犯错学生谈心交心,力戒简单粗暴。 建立家校携手干预机制。形成共识,坚持“零容忍”态度。对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紧迫性,家庭与学校达成共识,不能对学生之间小摩擦、小纠纷掉以轻心,校园欺凌一露端倪,家校互动,查清查明缘由,从源头上切断校园欺凌发生;有效沟通,建立家校对话协商治理机制。该校建立了“家校——师生——父母——子女”之间的对话协商治理机制。家校合作过程形成一个“通知——反馈”的闭合回路,将家庭和学校纳入同一个系统,家长将有效信息反馈给学校,以此形成动态、良性沟通循环。 强化家校合治工作举措。开设家长学校,加强家长教育。以“反校园欺凌”为专题,举办系列讲座,帮助家长及早认识学生问题行为,及及早开展敢于,及早化解校园欺凌问题。该校向家长发放反对校园欺凌明白纸,提倡家长引导孩子以道德导向、学生守则等规范严格约束自己行为;建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反欺凌管理。鼓励家长向学校有关安全管理献计献策,协助学校有效治理校园欺凌;三是创新家校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分享信息。通过微信群、微家园、QQ群等快捷方式,家校及时关注单亲儿童、特困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儿童,为期开展心理疏导,共享疏导经验,以便将校园欺凌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中,以免酿成严重安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