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西浦 港人入川投资 
刘彦樑 刘彦樑 前东亚银行成都分行行长 资深“两地通”回望20年 这是香港与内地互利共赢20年 6月29日,东亚银行成都分行办公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见到刘彦樑。 两日前,他刚交接完工作,从东亚银行成都分行行长的职位上抽身,将返港任东亚银行高级经理。 15年前,刘彦樑离开香港来踏入内地工作,从东莞到广州,再到云南、新疆,成都是他在内地工作的最后一站。 作为资深的香港和内地“两地通”,刘彦樑见证了香港回归以来,香港及内地的巨大变化。 家在香港 上班在成都 “记得以前回番禺,早上5:00出发,黄昏才能到达。”刘彦樑打开回忆的匣子,翻到年轻时的那一段。那时,刘彦樑常跟着父辈从香港回广东番禺老家,每次都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汽笛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盘旋,“光坐船就得倒三趟”。 如今,香港离番禺的距离还和过去一样,刘彦樑回家乡的时间,却从一整天缩短成两个多小时,“以后高铁开通了,只要一个多小时。”他还有更多期待。 忆及过往,太多改变让刘彦樑止不住感慨。30年前,他以游客身份首次到四川,经成都前往九寨沟旅游,“刚坐上大巴车,导游便给每个人发了副口罩。”刘彦樑清楚地记得,他起初充满疑惑,直到抵达目的地时,看到变成黑色的白口罩,“尘土太多,可以想象那时候的道路状况有多差。” 也记得,当时从香港几经转机到成都,刘彦樑用了一天时间,再看现在,两地直飞只用2小时15分钟。刘彦樑的家人依旧在香港,他每两个星期回一趟家,过着家在香港,上班的成都的生活。 港资银行入川已18年 2013年履职东亚银行成都分行行长时,“新官”刘彦樑烧的“第一把火”是把原址在天府广场的成都分行迁到高新区,“这是银行顺应经济发展的选择。” “风吹到哪里,银行就到哪里。”刘彦樑嘴里的“风”,是经济发展动力。20年前香港回归,风刮起来。刘彦樑说,香港的许多企业和工厂搬到内地珠三角,为其提供服务的银行也跟着迁至于此,“那时候厂里的工人,来自四川的尤其多。”正是这些人中,有人带着珠三角的技术和设备回到家乡,成为最早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力量,也把风带到内地西部。 1999年,即香港回归两年后,东亚银行在成都设立代表处,2004年代表处升级为成都分行,成为在四川成立的第一家香港银行。“透过内地服务网络,东亚银行成都分行一直致力于支持四川经济发展,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刘彦樑说,利用港资银行在全球的优势,东亚银行成都分行也帮助本地企业“走出去”。 香港担当内地“超级联系人” 内地30余年改革开放,香港是境外资本的主要来源地,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窗口。在为内地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同时,也借助内地经济发挥其“定海神针”的作用。 作为国际知名的商贸中心,香港不仅为内地带来资源,也是内地走出去的商业福地,刘彦樑把它比作“超级联系人”,“香港市场活跃着巨大的国际资本,对内地企业来说,香港是一个连接国际资本和内地资源的优势地带,当然也是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开拓海外市场的发力点。”以香港活跃的投资银行、专业中介机构为例,在海外融资、审计、净值调查等方面都能为企业提供重要帮助,比其他地方的中介机构拥有更广阔的国际网络和丰富的专业经验,优势明显。 互利双赢,这是刘彦樑对香港回归20年,两地发展的总结。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媛莉摄影报道 港人入川创业 
张裕鹏 张裕鹏 出生于1977年 戴德梁行成都分公司总经理 打拼十年 娶妻生子 70后的他已把成都当故乡 “在四川,能够找到沿海不具备的优势,也能时时感受到快速发展的张力。”在四川生活了近10年的香港人张裕鹏,是戴德梁行成都分公司总经理,也是位地道的“成都女婿”。和许多奋进的香港人一样,他做事严谨有条理,勇于突破,在四川操盘商业地产,越做越有劲,这期间也见证了西部市场的发展。 见证成都发展 帮助500强企业选址西部 毕业于香港大学的张裕鹏,今年40岁,从香港到内陆城市操盘商业地产已有14年之久。2008年,张裕鹏放弃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只身前往成都。他认为,在成都会有更多机会从头到尾去跟进一个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 “十年前,成都三环外的地产项目并不多。如今,不管是天府新区、高新区、还是各个区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张裕鹏介绍,深耕成都后,他发现这是个让人离开了还想再回来的城市。 张裕鹏带领的团队,从事着房地产交易和处理跨国公司的商业需求,同时担任专业顾问,为开发商、投资基金及政府提供顾问服务。这其中包括协助500强企业在中西部的选址。 “其实对于一家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来说,落户中西部的哪个大城市,企业可能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比较。他们会在备选的城市里反复考察和论证,而成都的优势几乎是脱颖而出。”张裕鹏说,相比于沿海,四川特别是成都的综合成本更有性价比,这其中包括了人力、租金、以及创新的力量。此外,成都的软实力,也相当吸引这些外企,包括人才优势、历史古镇的聚集。最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人阳光务实的性格,颇让外企欣赏。 融入成都生活 当上成都女婿满口港味川普 在张裕鹏的办公室,有个专门的收纳袋,里面装满了厚厚一沓机票。机票记录着他从成都为起点,往返西北、沿海等各大城市的工作轨迹。如果说香港是他出生、成长的故乡,那么成都已俨然为其第二故乡。 2011年,张裕鹏和一位成都女孩结婚生子。是年,远在香港的父母,来成都看望儿子,张裕鹏带他们走街串巷,喝了盖碗茶,逛了浣花溪,两位老人喜欢得不得了,回到香港还准备组织朋友们再来深度游。 也有香港的商务伙伴出差到成都,张裕鹏总是以成都人的待客之道,来招呼对方。“我会邀请他们去骑自行车,骑行白鹭湾湿地、骑累了三圣乡的农家乐吃饭。他们羡慕得很。”言语之中,张裕鹏的香港普通话已经带着“川普”的味道,他说自己对成都真的满满都是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