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了深度空间 去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四川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四川军民融合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基地和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等。 如今,项目正加快实施。 依托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平台,军工“国家队”在四川的产业布局全面拉开,军民两用核动力研发基地、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航空发动机试验验证基地、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中物院科技创新基地等一批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纷纷落地。 四川与中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正向纵深推进。亦如今年的合作主题: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产业投资方向上,四川“双七双五”项目占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半壁江山;新能源、新材料、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企业追逐热点。项目指向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聚焦“新”和“高”,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中寻找发展新机遇。 成都平原经济区外,投资热点不断扩散。其中,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签约项目投资额分别占19.6%和18%。自贡揽金355.9亿元,高端装备产业受青睐;南充引资120亿元,年产30万辆整车项目落户;广安通过PPP等模式引资规模超400亿元;做强做优特色产业链,61个项目落户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收获3个项目。随着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嗅到商机的企业正加快“深度游”。 创新机制频现。以市场为导向,中船重工牵手四川民企,进军集成电路行业;破除制度藩篱,中航工业集团试水与四川民企开展配套产品合作;以资本为纽带,成立一年的川商返乡兴业基金已投资逾8亿元,带动投资逾40亿元…… 更优的结构,更广的空间,更新的机制,四川与中外知名企业在合作共赢中,一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曾小清 李欣忆 原标题:春天之约的收获——2017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