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灯志愿者义务植树本报记者 罗曼祯 摄 厚植生态沃土守住绿水青山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3月12日植树节到来之际,我市组织100万人义务植树,为山川披绿、为大地添色。 为掀起绿化全川和“五彩巴中”建设热潮,我市动员全民参与,植树热情空前高涨。3月3日,四大班子领导、相关部门干部职工500余人在巴州区天星桥水库参加植树活动,拉开今年义务植树活动序幕。 上午9时,天星桥水库义务植树点人头攒动,干部职工分工协作,拿起铁锹、水桶和树苗,有的扶苗、有的培土、有的浇水,每一道工序做得一丝不苟。经过大家一番辛勤劳动,近2000余株香樟、桂花、香花槐等树苗整齐地立在天星桥水库义务植树点,在春日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绿化全川”的战略号召和市委、市政府建设“五彩巴中”的决策部署,实施增绿行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生态建设质量,增强了全民造林绿化和生态保护意识。 记者了解到,3月12日,我市开展了形式多样、市民参与的植树造林活动。据市林业部门统计,我市共100多万人参与植树,为城市添绿。 在巴州区清江镇秦巴药博园植树造林现场,大家额头上流着汗水,却仍然干劲十足。记者注意到,现场除了忙碌的植树者,还有技术指导员。“这个坑太浅了,再挖深些。”“这棵树苗根须多,培土一定要厚实。”“请大家注意,树苗不足三米高的,坑深60-80厘米就行了。”奔走在现场的技术员一一指点着植树。 “植树造林,对正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的巴中来说意义重大。今年全市计划组织100万人次植树500万株以上,预计全年完成新造林25万亩,为‘创森’提供有力保障。”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李林海说,到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100万亩、建成大批富民产业基地和彩色花木基地,完成多彩通道建设6000公里和水系绿化彩化230公里。 市关工委:共建绿色基地种下棵棵“关爱树” 为在青少年中开展“红色文化、绿色发展、五彩巴中”教育实践活动,3月9日上午,市关工委组织130余名青少年和“五老”科技人员在巴州区清江镇秦巴药博园义务植树。 活动中,青少年和“五老”科技人员分成12个小组分片区植树,富有种植经验的“五老”科技人员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种植方法和技巧。在“五老”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青少年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一锄头一铲子地挖坑、放苗、培土、浇水。 虽然当天气温很低,但现场的“五老”科技人员和青少年感觉不到冷,他们种下棵棵“关爱树”。“植树活动非常有意义,老爷爷们不顾年迈、不畏严寒参与植树的精神让我感动和敬佩,他们丰富的种植理论和实用技巧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奇章中学初三学生黄晓丽说,通过这次植树活动让她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今后要爱护这些幼苗,珍惜这片来之不易的绿。 平昌县:62个部门义务植树5000余株 在第39个植树节来临之际,平昌县62个部门组成义务植树队,近千余名干部职工在涵水-西兴-土垭“乡村旅游环线”义务植树。 迎着初春的寒气,干部职工热情高涨,植树点上人头攒动,有的忙着挖坑,有的放苗,有的培土,大家分工合作,将一棵棵树苗栽植到土中。周围的群众闻讯也纷纷自愿加入到了义务植树行动中来。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但增强了干部群众的绿化意识、生态意识,而且激发了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绿的热情。”平昌县龙岗镇镇长李越翰说,下一步,将会组织专人对公路两旁栽植的树苗进行培土浇水,加强管护工作,确保成活率。 此次义务植树共栽植水杉、紫薇等风景苗木5000余株,涉及白衣、涵水、土垭、龙岗、西兴等乡镇,绿化美化旅游环线76.8公里,为平昌县实施“绿化全川”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平昌县大力推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计划在5年时间内造就20万亩速生林,打造集观光旅游、绿色林业产业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带。 南江县:干部群众植树忙 3月10日,在南江县绕城西线,全县百余名干部职工和志愿者一起参加植树活动。 在植树现场,干部群众一起,将一棵棵树苗植入刚挖好的树坑内,然后培土、浇水灌溉,大家配合默契,每个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不一会儿,放眼望去,新栽下的树苗一排排、一行行,昂然挺立、迎风招展。 “这次活动不仅种下一棵棵小树苗,也让我们从心底树立起绿色环保意识。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定能让家乡青山绿水长存。”南江县交通局职工杨高说。 南江县林业局职工杨宏告诉记者:“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尽一份力,我非常高兴。” 据悉,当天共计500余人参加植树活动,种植水杉2000余株。南江县林业局总工程师李强告诉记者,此次义务植树完成后,将成立专业的管护队伍,对绕城西线进行管护;同时,在全县义务植树点,通过签订管护协议,实行专人管护;确保植的树栽一片成活一片。 通江县:以植树助推彩林通道建设 苗正根直、熟土回填、分层覆土压实、垒篼扶正、浇足定根水……3月8日,位于通江县通水路沿线的民胜镇新场村,村民们和100余名机关干部共同在田间山头栽种了2000多株鹅掌楸、银杏、红叶石兰等树苗,为山林添彩。 植树活动只是今年通江县实施彩林通道建设的一个缩影。通江县林业局局长吴歆永介绍,今年以来,通江县以五彩乡村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以通水路、通前路、通铁路、临空路、纪红路等主干公路和巴万高速沿线为主战场,规划建成千里彩色廊道、万亩木本花卉基地、十万亩彩林公园,构建多彩通道、彩林产业、公园苗圃,让产业带农户、彩化亮新居、村民见美景,形成“产村相融、产旅一体”的新农村。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49公里彩林通道,约700亩;正在规划通江县城至诺水河段、王坪路段彩林通道。 相关链接: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又将每年“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巴中日报) 原标题:3·12期间我市100万人参与增绿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