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3月10日讯(记者 周瑜原)日前,宜宾市人民政府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市,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出台了《加快推进宜宾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化的意见》。根据该意见规定,市政府将对首次获得国家地标产品的申报主体一次性给予20万元补助;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地标产品示范区,市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30万元。 近年来,宜宾市地标产品培育和申报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成功培养了宜宾酒、南溪豆腐干、南溪白鹅、筠连苦丁茶、筠连红茶、筠连粉条、筠连黄牛、屏山炒青茶、屏山白魔芋、兴文山地乌骨鸡、兴文方竹笋、李庄白酒、合什手工面、长宁竹荪(长宁长裙竹荪)、沙河豆腐15个地标产品,数量位列全省前列,产业基础初步形成,示范性和带动作用不断显现。 宜宾的地标品牌与发达地区的地标品牌以及知名品牌比较,宜宾市地标产品产业化水平总体滞后,对地方经济支撑作用不强,良好的自然、人文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 宜宾市国家地标产品产业化工作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地标产品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叠加形成的特殊产品,产业化潜力和空间巨大,通过“培育一个地标产品、做大做强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是实现宜宾绿色发展战略的路径和重要抓手。宜宾市“十三五”质量规划中,已将地标产品产业化工作纳入其中,要求宜宾各个县(区)政府应分别制定地标产品相应的专项发展规划。 据了解,宜宾从今年开始实施该意见,至2020年12月31日结束,宜宾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500万元为宜宾市地标产品产业化专项资金,对地标产品产业化实施项目扶持,做强一批地标产品知名品牌、做大一批地标产品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 加强地标产品培育申报,深度挖掘宜宾地标产品厚重的自然和文化底蕴,大力彰显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申报国家地标产品。同时,依托现有产业园区资源,引导地标产品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地标产品国家级、省级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通过实施该意见后,我们力争到2020年,将宜宾市地理标志产品发展为20个以上,做到每个县(区)至少有1个地标产品;将2个产品推进到全国地标产品品牌价值排名50强之列;将宜宾市地标产品总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创建国家级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1个,省级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2个。”该工作人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