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创新改革 经济增长添加新引擎 □本报记者 熊筱伟 朱雪黎 3月8日,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省国防科工办、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成立的全国首个“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挂牌。实验室已有数十个储备项目。 “实验室设在电子科大,管理运营由长虹负责。”四川长虹旗下四川电子军工集团产业办主任胡湘平表示。 校与企,军与民,多方协作,融合创新的案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发展,2013年,创新驱动发展已纳入全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2015年,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随后,全面创新改革被确定为全省的“一号工程”。 四川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创造之路,同时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引擎。 科技创新最关键。近日,成都航宇超合金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含铼高温合金材料与单晶涡轮叶片,大大缩小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背后支撑它的,是我省列出的356项“技术攻关清单”和每年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推进的逾百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体制机制创新最紧迫。本届全国“两会”上,部分四川人大代表拟联名提交一份议案,建议修改《专利法》,以在更大范围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四川在全国率先探索这项改革,将职务发明专利知识产权分割给职务发明人团队,以此激励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我省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已梳理出60余条可复制可推广储备经验,主要集中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去年,科技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率已提升至52%;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增长10%;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287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关键词:创新 总书记指出,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历史机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战略、短板选准课题,形成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加快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抓好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 总书记讲了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应该说是对我们寄予厚望,把军民融合的任务交给四川,给四川以信心。下一步四川会努力建成全国性的军民融合基地,抓住机会,创新创造,转型升级,朝着更有前途的未来发展。 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副院长段涛: 总书记来四川代表团谈军民融合,包含对四川下一步工作的期许——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三大体系的提出,为四川指明了方向;抓好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则指明了军民融合最终的落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