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调研 发出四川声音 几天前在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见到的情景,一直萦绕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耿福能的脑海。“房子是崭新的,院坝是干净的,路面也硬化了,村民不断地跟我们说共产党‘瓦吉瓦(彝语意为非常好)’。”耿福能说。 一年前,那里房屋破旧,灰尘漫天。“精准扶贫不仅是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而且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发展产业是解决群众生计来源的关键。”耿福能说,这一次扶贫经历对他很有启发,他将把扶贫中的感悟带到全国两会。 扶贫是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领域。英措和骆云莲都准备了相关的意见、建议。 2月28日,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聋协主席高晓笛通过微信群、QQ群等渠道,继续在互联网上用文字和我省各地的听障人士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呼声。“现在很多市级以上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没有配备手语翻译,听障人士依然无法第一时间了解重大消息。”高晓笛表示,今年将继续提出消除残疾人士信息障碍的建议。 3月1日,赴京登机前,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郑学炳手持一份名为《关于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的建议》的提案,向其他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介绍推介,希望有兴趣的委员能够签字附议,“要传递更多四川委员的声音,形成联名提案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郑学炳对提案很上心。就在出发前一天,他还抽出时间和几名四川通用航空界的企业领导、专家学者面对面再次交流,对照国内外一些数据,对这份提案再次进行打磨。 抵京后,郑学炳打算争取党派中央今年来川调研通用航空发展,通过党派“直通车”渠道,向党中央、国务院直接传递。 本报记者 刘星 钟振宇 原标题:全国两会前夕,代表委员在忙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