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推动2017年全县各项事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安排部署: 一是聚焦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建设,着力以脱贫实效加快全面小康进程。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按照“一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要求,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帮扶体系和督导体系,确保20个贫困村摘帽、20125名贫困人口脱贫,提前一年完成硬件建设任务,为2018年贫困县摘帽打下坚实基础,脱贫成效进入秦巴山区先进方阵、走在全省前列。要强抓基础建设,确保硬件指标达标;重抓脱贫增收,确保保障指标达标;狠抓机制创新,汇聚脱贫攻坚合力。 二是聚焦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川东渝北时尚宜居新城。要用好宜居县城、海绵城市试点政策,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和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使大竹成为川东渝北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新样板。要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打造宜居宜业品质竹城;推进骨干交通水利,提升城乡发展保障能力和水平;推进小城镇特色示范,构建县乡村协同发展新格局。 三是聚焦现代工业集聚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坚持“工业强县”核心战略,大力实施“6+5”产业振兴计划,做好“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两篇文章,着力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名牌名标和民营企业家,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要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不断强化园区承载;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四是聚焦现代商贸物流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推动服务业升级发展。大力实施服务业“2456”工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方向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升级、新兴服务业向规模化集聚化转变,加快建成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力争10%。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着力增强服务业活力。 五是聚焦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推动全域旅游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坚持以自然山水、生态风光为形,以竹麻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魂,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旅游产业、优化旅游环境,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元。要重点打造精品旅游环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持续推动旅游文化融合。 六是聚焦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大竹。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资源。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培育绿色产业、保护绿色环境、倡导绿色生活,争创全国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深入开展“绿化大竹”行动;纵深推进“五治”工程;倡导绿色低炭生产生活方式 七是聚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释放加快发展动力活力。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势如破竹攻克改革难点、一鼓作气推进产业落地,为转型跨越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千方百计扩大开放。 八是聚焦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着力增进竹乡人民福祉。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要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
代表鼓掌通过决议 报告还从“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突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抓好班子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五个方面对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行了安排部署。 报告结束后,现场响起经久不绝的热烈掌声。接着,中共大竹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书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