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没有一片落叶,屋里瓷砖光可鉴人 村庄美:农家屋里屋外整洁干净 “找到了票子,就要考虑如何找乐子。”产业发展起来,鄢家镇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2015年,鄢家镇整合公民道德协会、邻里关系互助会、养老协会,成立了了扶志协会,提出扶自尊、扶智慧、扶法制、扶志气,养成人穷志不穷的骨气,敢于脱贫的勇气,科学致富的底气,直奔小康的豪气。 “人活脸,树活皮,不蒸馍,要争气……大扫除,周周搞,倒垃圾,类分好……”午饭时间,村里的广播又响了起来,里面传来的快板书,便是肖勇创作的“四好村”教育宣传作品。 好习惯如何养成?鄢家镇想到了最接地气的快板和童谣等宣传手段。 柑橘林子的后面,便是星光村精准脱贫户杨进维的家。虽是泥路,但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2014年,杨进维因为肺结核返贫。他在村里的“邻里扶贫互助基金”里借了两万,还在兄弟姐妹那里借了两三万。2015年,病治好了。在镇上和村上的帮助下,他除了种植果园,还弄了几亩油菜种植。2016年,他把村上借的钱都还上了,去年也荣获村上“脱贫攻坚先进户”。 这场疾病给杨进维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好习惯的养成。除了将院落和道路打扫干净,他还每天起床叠被。 在“星级文明户”王立琼的家里,整洁这两个字更是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院落里没有一片落叶,屋里的瓷砖可以照人,厨房的锅碗瓢盆整齐摆放,就连床上的被子比学生军训还叠得整齐。鸡舍里养了9只鸡,但鸡粪也被收拾干净。两只看家犬都有狗舍。“每天做完活路把屋里屋外收拾一遍,干净整洁了,心情也高兴。”王立琼说。 星光村党支部书记周华说,他最大的感受是村民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垃圾都带在手上不乱丢了。原本需要6个保洁员的村子,现在一个保洁员就搞定,星光村也被评为四川省村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 广播素质培训见成效,婆媳、邻里关系和睦了 很温馨:全村来给百岁老人祝寿 2月2日,是星光村1组谢乐旺100岁的生日,全村老少都来给他祝寿。为了答谢大家,谢乐旺的儿子儿媳和孙辈专门请了戏班子,“唱了一天一夜。” 68岁的大儿媳李文琼说,她和谢乐旺的大儿子是组合家庭,丈夫去世已经5年多了,但她还是像照顾自己的父亲一样照顾着谢乐旺。 100岁的谢乐旺,耳聪目明头发返青,乍一眼看上去,最多80岁。 周华说,星光村从2015年开始“星级文明户”、“模范丈夫”、“好儿媳”、“脱贫攻坚先进户”评选,发奖状戴大红花吃坝坝宴,“李文琼肯定可以参评我们村2017年的好儿媳。” 养成好风气,另一个抓手就是惩。“我们的惩罚很简单,就是用村里的广播,点名批评。”周华说。 2011年,周华刚刚当选为星光村村委会主任的第二天,一名老者就来找他,说自己的儿子连60元的“新农合”保险的钱都不给他交。 周华说,他就开了一个广播会,“直接点名批评。”周华还专门请了大学的老师来给村民进行素质培训。从2012年开始,星光村还连续四年举办了农民春晚,大家表演节目,颁发奖状、吃坝坝宴。慢慢地,婆媳、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睦了,再也听不到为了田地的边边角角、鸡毛蒜皮的事争吵了。 据介绍,星光村“四好”建设将形成可复制经验,在全德阳市推广。 离开星光村的时候,柚子树正吐着新芽。再过一两个月,满山遍野的柚子树又要开花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鹏 唐金龙 摄影雷远东 原标题:德阳市星光村自拍电视剧 西蜀柚乡幸福花开别样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