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的希希 好心人为希希送来营养品(邓志勇供图)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26日讯(记者 熊强 摄影报道)明天,是农历春节的除夕,是万家灯火、共享团圆的好日子。可对于仅仅只要四个月大的希希来说,她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春节,却要在病房内渡过。1月1日凌晨2时许,希希妈妈放在床头充电的暖手袋突然发生爆炸,溅出的液体将希希的身体大面积烫伤。在辗转当地多家医院治疗,但效果甚微,经公益组织帮忙,希希于1月17日转院来到成都军建烧伤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目前,经过前期的治疗,希希身体已有所好转。 希希 (邓志勇供图) 暖手袋爆炸烫伤三月大女婴 希希家住苍溪县鸳溪镇。2016年9月,尽管希希早产出生,但她的到来,给父亲和母亲带来无穷的欢乐。但,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2017年1月1日凌晨,伴随着希希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欢乐戛然而止。 1月1日凌晨2时许,希希妈妈放在床头充电的暖手袋突然发生爆炸,滚烫的液体溅到希希的身上,顿时烫得大哭不止。希希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希希妈妈顿时慌了神。一边带着希希前往当地医院求医问药、一边给在成都务工的希希父亲邓志勇打电话。为了寻求最好的治疗效果,邓志勇带着希希辗转当地多家医院,但效果甚微。 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不少医生建议邓志勇带希希到医疗条件更好的成都试试,一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昂贵的治疗费,邓志勇总说“先治治再看”。“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作为父亲,我的心如刀刺般疼痛。”邓志勇说。 在当地医院治疗近半个月后,邓志勇和家人将希希接回了家。“我还是想把她送到成都来试一下,尽最大的努力治疗。”邓志勇说,最后,他向成都市的公益组织进行了求助。 很快,邓志勇的求助收到了回音。公益组织帮他联系上成都军建烧伤医院。2017年1月17日,烫伤17天后,邓志勇与妻子一起将希希送到成都军建烧伤医院。 妈妈正在安抚希希 生命体征平稳,在无菌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 “她(希希)刚送到医院时,烫伤部位已经有化脓感染,还伴随有持续发烧,情况很不乐观。”希希的主治医师、成都军建烧伤医院烧伤科主任王艳青说,经过我们检查,希希全身多处20%2°-3°烧伤,主要在身体右侧,作为只有三个月大的女婴来说,她承受的痛苦,远非常人能比, 据了解,从希希入院的那一刻开始,她的病情就得到了成都军建烧伤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重视,院领导也多次带领业务骨干会同相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希希的治疗方案。“我们对希希进行了手术、创面清理,很快将病情控制。”王艳青说,目前,希希的生命体征平稳,在无菌病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透过无菌病房的玻璃窗,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希希身上烫伤部位坏死组织的结痂开始慢慢脱落,躺在病床上的她,时不时还要“吧唧吧唧”两下小嘴。 王艳青透露,根据希希目前的恢复情况,预计整体治疗需两个月以上。“最难的,是在后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上,这个过程,可能要伴随她整个生长发育。”王艳青说,因为烫伤程度较深,后期可能需要植皮,而且很多伤都是跨关节,易出现疤痕挛缩畸形,影响关节以及肌体的活动和伸展,“对她的后期治疗,主要是通过医学手段,让烫伤后留下的疤痕淡化、变软,慢慢恢复或接近正常皮肤的功能。” 成都军建烧伤医院院长陈远宏介绍,作为专业性极强的烧伤类专科医院,他们会持续对希希后期的康复进行关注,也会随时向她提供更多、更好、更专业的疤痕治疗知识。 闲暇时,邓志勇在手机上翻看希希以前的照片 医护人员正在查看希希病情 医者仁心,父亲感谢好心人的帮助 昨日,在记者采访时,刚好碰上邓志勇出去为希希购买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蛋白回来。此前,希希妈妈一直守护在希希的身边,当希希哭闹时,她就拿起床边的一个小拨浪湖,轻轻摇动两下,“她哭闹的时候,只要听到这个(拨浪鼓)声音,就会安静下来。”希希妈妈说话的声音很小。 当被问到对希希后期治疗的打算时,邓志勇回答:“无论有多难,我们都会想办法给她治疗,如果能恢复到正常皮肤的样子,当然最好。” 据邓志勇介绍,他家的经济本身也困难,“这次希希入院,帮忙联系医院的公益组织还为其垫付了4000多元的医疗费用,对亏这些好心人的帮助。”邓志勇说,这段时间,时不时都有好心人来看望希希,有人捐钱、有人捐物,还有人免费向他们提供烫伤药膏,“这让我们一家十分感激,这也让我们对希希未来的治疗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据王艳青介绍,目前,邓志勇先前交付的医疗费已经用完。但医者仁心,医院上下一致认为:作为专业性极强的烧伤类专科医院,成都军建烧伤医院自然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从接收希希的那一刻开始,医院就决定先治疗,没有去考虑费用问题。“当然,医院也希望能有社会爱心的汇入,一起帮助希希,还她一个天真灿漫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