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2月26日,在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一例双侧乳腺包块切除手术的全身麻醉插管评估让大家犯了难。
双侧乳腺包块切除手术本是一例平常的外科手术,但由于患者的自身情况特殊,却让相关医务人员一时不该如何是好。患者中年男性,自幼脊柱侧弯发育不良,呈“折叠人”状态,在东西部协作巡回医疗队帮助下,4+月前刚在浙江杭州医院行脊柱矫形术,让从未“抬头”看世界的他“挺直”了腰,可以看见前方的路。
但患者头颈部极度僵硬,呈半前屈状态,无法平卧,无法后仰,头颈部也无法左右旋转。在全身麻醉中,他的特殊情况便是非常棘手的困难气道,不仅仅需要可视喉镜、可视纤支镜等硬件的支持,更需要麻醉医生做出一套完善的麻醉预案。
准备好了可备选的气管导管、喉罩、可视软镜,备好了快速起效可拮抗的麻醉药物,在麻醉师周玉凤和曹露两位医生的仔细评估和团结协作下,最终选择了喉罩通气并顺利完成了手术。
![]() |
![]() |
“踏上支医路, 浓浓援彝情。医者仁心不分地域,无影灯下守护健康。既然选择做一名‘援彝’医生,我们就要在新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为彝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不辱使命、无愧于心!”这是来自峨眉山市结对帮扶马边医疗队麻醉科医生周玉凤和自贡帮扶医疗队医生曹露心中的誓言。
2025年1月,峨眉山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医生周玉凤和自贡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曹露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义无反顾,组成麻醉帮扶团队来到马边,进入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开启在马边的援彝支医工作。
在马边的日子里,两位医生全身心投入到医疗援助工作中,在竭尽全力救治每一位病患的同时,创新工作举措、传播先进理念、培养人才队伍,切实变“输血”为“造血”,为彝乡群众能享受到更好的诊疗服务挥洒青春和汗水,用实际行动书写“医者仁心”,在临床一线工作中多次团队协作将较高难度麻醉病人和危重麻醉病人转危为安。
3月12日,一例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男性患者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入手术室后,患者颈部和髋部前屈僵直,无法平卧和后仰,更糟糕的是张口度小于3指,小下颌,反颌导致牙齿错颌畸形,典型的困难气道。有了之前的经验,麻醉医生周玉凤和同事们一起协作做出了麻醉预案,最终患者在半卧位下气管成功插管,完成手术,拔管,安返病房。
![]() |
![]() |
手术有大小,麻醉无小事。麻醉医生就像是无影灯下患者的守护者,默默无闻,却又十分重要。患者往往由于自身的基础疾病或特殊情况会急剧增加麻醉操作难度和风险,甚至在当地的医疗条件下无法完成麻醉和手术需要转上级医院。不仅造成了病员的流失,也潜在增加了病人辗转看病的费用。麻醉援彝专家的到来,也为当地科室注入新的活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不断增强当地医院麻醉科的技能操作和更新麻醉管理理念,从而更好地服务彝乡的人民,为当地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周玉凤、曹露两位医生是众多援川、援马医疗队员中的优秀代表,是援川、援马医疗队用实际行动书写“医者仁心”的一个生动缩影,因为有太多像周玉凤、曹露一样的奋斗者,汇成了助推马边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大动能。(图文由马边县融媒体中心 邓忠平 杨旭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