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2024-06-27 20: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2023年3月,峨眉山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城乡社区治理“创特色”工程单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足峨眉山市“生态立市、文旅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恪守初心惠民生,围绕特色创优工作主题,认真完成“创特色”工程县的十大工作任务,不断深化高效能治理,提升高水平服务,强化高素质队伍,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站在高处,党建引领统筹三个保障。一是高位策划,统筹组织保障,成立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作专班,构建市-镇(街道)-社区三级组织保障体系,多次专题会议统筹推进项目实施。二是顶层设计,统筹资金保障,坚持全市一盘棋资金大统筹,对省级专项资金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整合组织部亲民化改造、民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工会等资金共同投入城乡社区治理,为项目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全局着眼,统筹专业保障,外引专业团队,联合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老师开展“高校+行业”社区治理专业督导服务,确保项目科学运行;内联专业力量,联合本土专业社工机构参与项目实施,夯实专业人才保障确保项目有力推进。

谋在远处,多措并举培育三类人才。一是“政策+奖励”引进,培育战略发展人才,发布“1+2+N”的人才政策并进行安置奖励,明确人才工作体系、招引目标,并赴国内高校招才引智,建立围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旅康养产业、峨眉山茶产业等地区发展相关的战略性人才队伍。二是“岗位+培训”赋能,培育基层治理人才,建立专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设置专职社工岗和专职网格员岗位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社工等多次参加各类专题培训;开展“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培养社区“能人”。三是“倡导+鼓励”集结,培育志愿服务人才,鼓励社区自组织发展,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人才,倡导社区自组织由兴趣型、娱乐型向公益型、专业型转变。

抓在要处,机制建设完善三个体系。一是抓平台,建立五社联动机制,完善服务体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市、镇(街道)社工站室运行及社会组织孵化三级体系,搭建起各方资源和服务的平台。二是抓治理,建立多级联动机制,完善自治体系。持续深化社区“一张网”治理机制改革,落实“部门包网格、网格建专班”机制,推行“三级”走访,主动问需于民;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有事来协商议事平台及“1+2+4+N”的议事协商体系,推行城乡社区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畅通居民自治路径。三是抓资源,建立慈善机制,构建县域慈善体系。整合资源,建设慈善工作服务站、社区基金等,积极探索构建县域慈善“六个体系”和“五个机制”,促进慈善事业不断发展。

干在实处,利民为本做深三类服务。一是关注困弱人群,深化民生服务。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 情暖峨眉”专项行动,全面完成30件民生实事及十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的年度目标,扩大民生支出、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最大范围惠及困难群众。二是回应群众关切,深化公共服务。回应群众对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与关注,着力推进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投入,建设全民健身运动场地、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举办“村BA”“迎新年欢乐跑”等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受居民赞誉。三是聚焦社会问题,深化治理服务。重视矛盾纠纷化解,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化解积案;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落实食品安全分层分级包保责任机制;统筹抓好公共安全、金融安全和网络安全等工作,维护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接下来,峨眉山市将进一步深化治理成效,不断丰富城乡社区治理内涵。一是持续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人才培育,持续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社会工作人才,以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充分整合部门、社会、社区等各方资源,推动空间、资金、服务等多要素深度融合,形成城乡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同时支持和鼓励社区企业、社区基金发展,共同推动城乡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泛推广“创特色”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治理服务品牌和经验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