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基础教育新课改深化行动暨试点学校和联盟共同体正式启动

2024-05-07 15: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5月7日,四川天府新区基础教育新课改深化行动暨试点学校和联盟共同体启动仪式在天府第七中学举行。活动旨在切实将课改工作落地抓实,以全面提升并推进新区教育教学质量。随着课改的试点实施和不断推广,将充分赋能学生全面发展,优质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蓄力。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扬帆教海 化育未来”,由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主办,四川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天府第七中学承办。全区近600名教育一线的校长、骨干教师、青年后备教师参加了活动。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书记李广出席活动并讲话。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副书记、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远东出席活动并致辞。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委员、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颀出席活动并宣读试点学校及联盟共同体学校名单。

联盟发展 新区教育齐头并进

教育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区基础教育新课改深化行动暨试点学校和联盟共同体启动仪式,这标志着新区深化课堂改革‘发令枪’已经打响,教育高质量发展‘快进键’已经按下。”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书记李广介绍,今年是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10周年,更是新区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强基固本、转段提升的关键之年。而课改正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各学校要重点开展“天府好课堂”研究活动,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形成长效机制,保障课堂改革的分层分步推进和实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副书记、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远东说,改革创新是新区与生俱来的基因、永恒不变的发展底色。近年来,天府新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系统集成思维和共享理念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新开办学校 93 所、新增学位 9.5 万座,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改革实验区、6 个省级试验区,落地4 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各学校应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更高要求和更实举措深入推进课程课堂教育改革,助力新区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再提升,为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样板区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四川天府新区教育综合改革首席专家万玉霞做《再襄变革 笃定未来》的主题报告。万玉霞从身边事例出发,结合目前世界及中国教育变革现状,对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改革、如何进行课堂改革、如何通过课堂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和解析。同时,万玉霞提出了优化组合、双主统一、回归升本、志在高远的有效课改路径,并结合天府七中小学部在前期课改探索中的实践经验,对“三四五式”适性发展课堂进行了详细解读。

启动仪式上,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委员、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颀宣读了试点学校及联盟共同体学校名单。未来,新区学校将携手共进,共创教育新辉煌。 

 深耕课改 “天府好课堂”创新启航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是素养落地的主要载体,是师生成长的关键路径,是学校机体的中枢神经,是教育质量的主要阵地。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创造着长大”?课堂学习到底是单项的“知识输入”,还是综合创新的“思维产出”?天府新区给出了自己的课改答案。

活动现场,天府七中小学部语文王嵌老师执教寓言单元《陶罐和铁罐》一课,该课堂以共议本课核心问题的方式开课,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排序,最后赋予权重聚焦核心问题。整节课老师大胆把课堂还给学生,而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支持者,充分为孩子的学习点赞、赋能。学生在准自动化学习中经历了“问—读—品—创”的探究过程,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成长。 

据了解,今年3月,天府七中小学部作为新区课改先锋校,率先进行了“三四五式”适性发展课堂的探索和研究,全校师生经历了从“试模”到“练模”的阶段,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讲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学情的观察员,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纠偏者和评价者;学生的角色由传统课堂上被动的倾听者,转变为发现问题者、归纳梳理者、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者、实践创造者,课堂上以“10+30”的师生活动占比时空让学生有效“霸占”课堂的高质量课堂生态已成雏形。

下一步,天府新区将通过新区课改第一批试点学校及课改联盟共同体学校的成立与启动,切实将课改工作落地抓实出成效,将充分赋能学生全面发展,优质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