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李婷婷 文/图)4月30日下午,南充市首个采用“暗标盲评”模式的房建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在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开标评标工作,此举标志着南充市在全市招投标领域全面推广实施“暗标盲评”模式。
![]() |
下午1时许,7名评标委员会成员(包括5名评标专家和2名业主代表)准时到达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人脸签到入场。签到系统自动为各位评标委员会成员随机分配“评标工位”,确保他们被分配至7个不同评标室内的独立“评标工位”。
“通过音视频交互系统线上交流,利用云端工具进行评分、签章等操作,全程实现无纸化、电子化、远程化评标。此外,我们采取评标专家‘盲抽’与投标文件‘盲评’的全新方式,确保评审过程独立、客观、公正。”南充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做法使得招投标从“明标开卷”转变为“暗标闭卷”,不仅增强了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还提高了整体效率。
![]() |
为深入推进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进一步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南充市于2023年7月印发《南充市持续深化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 进一步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20条措施》,明确提出探索实施“暗标盲评”模式。
同年9月,该模式在交通行业率先开展试点;进入2024年,又在房建、市政和水利等行业梯次铺开试点。截至目前,已开展“暗标盲评”项目19个,涉及回访7个项目、20余位评标专家、10余家投标企业,各方对评标结果均表示“零异议”“零投诉”,充分彰显了南充市在招投标领域改革创新、务实担当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
![]() |
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南充市积极试点推行“暗标盲评”模式,即在技术性指标评审环节中,通过系统自动屏蔽投标企业标识信息,随机生成评审顺序和投标企业代码,将原本“明标开卷”的技术性指标评审转变为“暗标闭卷”形式,并通过系统随机排序推送至各评标委员会的评审系统。这一举措旨在确保评标专家在评审过程中无法知晓投标文件所属投标人信息,也无法进行相互之间的“对照”打分,从而进一步保障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