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  >  视觉巴蜀
  • 峨眉山村民干农活时发现奇石 专家初步鉴定为2.5亿年前植物化石
  • http://www.newssc.org时间:2022-05-14 09:36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肖伟

被发现的珍贵化石.jpg

村民发现的化石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乐山5月13日讯(赵忆 高元海 钟婧薇 记者 李举涛 摄影报道)日前,乐山峨眉山市双福镇青春村村民王月强在地里干农活时,发现一块疑似蕨类植物化石。13日,记者从峨眉山博物馆获悉,经专家初步鉴定,可能是距今2.5亿年前晚二叠世地层中的大羽羊齿。

“当时我跟我老婆一路去做农活,手弄脏了就去洗一下手,走到沟边上无意之间我就看到这块奇怪的石头。”王月强介绍,当时自己并不知道是化石,只是看到上面的纹路奇特且清晰,他赶紧叫来爱人一起观察,“越看越像传说中的化石。”

夫妻二人当即决定,将石头送去峨眉山博物馆,请专家看看。峨眉山博物馆副馆长孙道山接到消息后,随即与中国地质大学专家联系。专家通过视频对这块化石进行了初步鉴定,判断其有可能是距今2.5亿年前晚二叠世地层中的大羽羊齿。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化石长约45厘米,宽约35厘米,最高处约为15厘米,通体呈黄褐色,整个岩石表面清晰可见类似蕨类叶状植物痕迹。

“峨眉山博物馆有一个专门的地质厅,里面展出的化石种类也比较齐全、年代跨度也很长。但像这么大体量的、纹路这么清晰的化石样本,在峨眉山博物馆里面确实也不多。”孙道山说。

村民捐赠化石.jpg

村民捐赠化石

得知自己发现的这块化石如此珍贵,王月强当即决定将其捐给峨眉山博物馆,“我自己一个人放在家里看也没有什么意思,这样的东西应该捐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更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孙道山表示,下一步,峨眉山博物馆将与有关专业地质机构联系,进一步确定这块化石标本的年代、性质、种类和价值,并适时在博物馆内向社会公开陈列展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