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江纪委)连日来,江安县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激发想干事的源动力,练就能干事的铁肩膀,绘就干成事的大蓝图,用行动彰显纪检监察干部使命必达的坚定决心。
![]() |
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全员培训光盘 |
想干事:当加班成常态,他们累并快乐着
秋夜已深,窗外细雨淅沥,县纪委监委403室的灯依然亮着。
上挂江安县纪委办公室的纪检干事石焰突觉有些饿了,随手从抽屉里拿出一块面包,就着一杯滚烫的白开水下肚后,她继续坐在电脑前赶着把手里的活忙完。
这样的加班,已是家常便饭。“每天过得很充实,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来用。”这是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感受。
不到半年就要退休的江安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副主任杨景梅,是机关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像你这个年纪,早该过点清闲的生活了,还这么拼命地干,你图啥?”有人替她“打抱不平”,但杨景梅却不以为然,“上一天班就要在一天岗,领了这份工资就要干好这份工作,纪委监委是监督别人的,自己就更应该做好表率,纪检监察干部哪个不是这样拼了命地干,我咋可以搞特殊呢?”
“胡姐姐”——这是同事对驻县发改局纪检监察组干部胡锦平的亲切称谓。一年前,胡锦平从县直某部门转隶到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纪委事情多得很,你一把年龄,政治上又不图啥追求,咋还要转过去?”身边曾不乏这样的不解声,“既然选择了,那就坚定地走下去。”到了派驻机构后,胡锦平从零出发,监督检查、信访受理、审查调查、信息写作,每一项工作安排给她,胡锦平从不讲条件。“胡姐姐是把好手,干工作认真敬业。”同事们赞不绝口。
而这些,只是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缩影。
能干事:当啃下硬骨头,他们忙而收获着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如果打铁人自身都不过硬,又怎能做执纪执法的铁打的人?
“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之间究竟有啥区别?”这是江安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一次室务会的学习内容,“每周固定一个时间,每次固定一个知识点,日积月累,受益匪浅。”该室干部陈荣深有感触。
上挂县纪委审理室的纪检干事陈华说,审理工作严谨而细致,对纪法知识要求很高,是案件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刚来一头雾水,室主任做好传帮带,以老带新的方式,让我慢慢找到了工作的感觉。”陈华说。
刘川在去县纪委纪检监察室之前,自诩是查办案件的“小白”,线索处置意见如何提?谈话笔录如何做?核查报告如何写?这些专业性极强的业务知识成了横亘在他面前的拦路虎,“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室里面的同事也不厌其烦,情景模拟、实战演练、跟案学习。”拿到自己撰写并经委领导审签后的核查报告,刘川找到了成就感。
江安县纪委监委组织部相关人士介绍,县纪委监委实行全员培训,以考促学、以学促能、以干提质,采取“每日一读、每周一学、每月一评、每季一考”的培训机制,有效破解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恐慌、本领危机。
干成事:当交出成绩单,他们喜更努力着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3件86人,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85件110人,执纪监督更加精准;持续打造“清风江安•廉政警示”教育品牌,拍摄廉洁公益广告、沙画作品、微动漫,宣传警示更加强劲;建立完善江安县廉洁风险防控“三化”平台,权力制约更加有效;纪检监察干部全员接访,已有79名干部接待来访群众70余人次,15名干部到省市纪委监委锻炼学习,20名干部到县纪委监委机关跟班培训,队伍建设更加优化。……
这些工作成绩的背后,彰显的是纪检监察人干成事的坚定信心。
江安县纪委监委负责人称,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在准入门槛、管理教育、能力提升、履职尽责等方面都要有更严的约束、更实的举措、更高的标准。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继续营造干事氛围,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想干事的自觉、增强能干事的素养、巩固干成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