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停车难” 《绵阳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正式获批

2024-02-03 19: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随着绵阳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停车难”已经成为市民特别关注的突出问题。为改善停车难现状制定实施科学有效的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近日,《绵阳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获绵阳市政府正式批复。《规划》提出,到2035年,中心城区将布设城市公共停车场118处,总停车泊位约1.97万个。

《规划》明确,将建立以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路内为补充的区域差异化停车供给体系,引导车辆理性增长与合理使用,提升静态交通使用效率,助推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地区,停车需求不同如何解决?《规划》结合道路承载力和出行特征分析,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别化的停车规划,以控规单元为基础,将绵阳城市停车分为三类分区,分别提出三大差异化管理措施:停车供给差异化、收费差异化、管理差异化。

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持续增加的现实需要,衔接《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严格落实机动车配建以及充电设施配建指标。

一类区

配建:停车矛盾比较突出,用地资源比较紧张,应供给适度紧缩,供给控制为85%,适当提高路内停车泊位比例。

收费:制定高标准停车费率,对公共场所停车实行市场调节,通过停车收费调节一类区的停车需求。

管理:对道路交通矛盾紧张地区,禁止高峰时段的路内停车,实现全天24小时无盲区管理。

二类区

配建:停车矛盾不突出,供给平衡匹配,供给控制为95%,基本满足停车需求。

收费:充分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停车需求,提高各类停车设施的运转效率。

管理:强化停车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管理和秩序管理,通过管理促进停车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不断改善停车环境。

三类区

配建:全面满足基本车位需求增长,引导拥车者向城市外围迁移,供给控制达到100%。

收费:拉开停车收费与城市中心区的级差,以免费停车和一票制吸引车辆停放换乘。

管理:加强停车诱导与停车管理,通过信息发布引导车辆换乘停放,对重点地区加强停车巡查,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停车位从何而来?《规划》指出,将衔接已编在编控规落实公共停车场,落实独立占地路外公共停车场;引导公园绿地地下复合利用、医院公共停车场立体化扩容、货运车辆有序停放;设置“P+R”停车换乘停车场,以满足公共区域旺盛的停车需求。

立足“判断精准、使用方便、结算便捷”的路边停车管理收费系统,通过智能停车诱导,发布实时停车信息,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和市民停车效率。同时,建立车位错时共享机制,强化商业、办公与居住小区的停车错峰共享,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供稿: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何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