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为维护城市容貌和环境秩序,构建“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局面,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以深入推进“门前五包”责任落实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运用智慧化手段优化“门前五包”工作,督导商户提升自我管理意识,解放有限执法力量,通过智慧赋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 |
在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一环路南四段,沿街店铺的门前干净整洁、招牌明亮,路边绿树挺立,自行车等整齐停放在规定区域,行人惬意地坐着聊天,散发出一种舒适有序的“慢生活”气息。
这种闲适、规范、有序的背后,是肖家河街道创新建设“门前五包”智慧系统的成效。以一环路南四段为试点区域,肖家河街道共安装了4个AI智能摄像头,摄像范围覆盖试点区域全部商铺,26户商家被纳入智慧化监管中。
“当摄像头监测到店铺外有行人乱扔垃圾、自行车未规范停放等问题时,会自动识别并通过后台系统发送短信至绑定的商家手机里,商家在15分钟内将问题处理完毕,系统自动抓取照片结案,同时为其账号派发相应的积分奖励,此积分可以在后台商城换取不同分值的生活用品。如15分钟后‘门前五包’问题仍未整改,系统将转派至相对应的执法部门前往协助处置。”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综合管理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赖嵬杰介绍,肖家河街道“门前五包”智慧系统可以自主识别环境卫生、占道经营、违规广告、乱摆乱放等违规行为,并实现自主预警、自发派单和自动验收。
![]() |
街边一家女士服装店的陈老板正在看店,当收到系统短信提示店铺门口有行人乱丢垃圾时,他马上走出去把垃圾捡起来。“门前的垃圾不仅影响生意还影响市容,现在有了这个系统,不用时时刻刻盯着,对我们维护环境卫生有极大的帮助。大家都齐心协力共同维护门前环境,让公共环境变好,我们的生意也会更好做。”
“门前三包”制度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维护市容环境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工作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门前三包”升级成为了“门前五包”,即包环境卫生、包市容整洁、包设施完好、包秩序良好、包绿化美观。
肖家河街道“门前五包”智慧系统试点区域从今年8月中旬试运行,截至目前,平均每天派单约10条。据介绍,下一步,肖家河街道将探索扩展多场景运用,进一步优化AI系统算法,同时,邀请居民参与共治,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实现社区“共建共享共治”新局面,完善自治管理闭环模式,提升居民满意度。(供稿: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