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三届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研讨会在眉举行

2023-11-03 16:5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11月3日,四川省第三届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研讨会在眉山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加快推进“天府粮仓”技术到田行动,聚力天府良田建设。

高雪松教授主持会议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肖祥贵,四川省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王昌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党委书记蒋浩宏分别讲话。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阚建军代表眉山致辞。中国土壤学会副秘书长、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院长高雪松教授主持会议。来自省农业农村部门及院所、高校、协会、媒体和全省各市(州)、重点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近300位同志参会。

研讨会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学院院长崔振岭,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原党委书记、校长邓良基,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振轮,四川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定辉,围绕研讨会主题作专题报告。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曾强就四川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作了解读,四川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耕地质量技术科赵迪就四川省耕地质量综合示范区建设路径作专题交流,四川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耕地质量监测科苟曦作了四川省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技术解析。四川省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了企业经验交流。

眉山市坚决扛牢保地稳粮政治责任,编制了全市“天府粮仓”建设规划和永丰片区核心区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农田建设、科技引领、主体培育、示范带动、延链融合六大工程,聚力打造“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天府粮仓”示范区。2022年,眉山市一产增加值242.31亿元,增速全省第2;粮食单产414.3公斤,全省第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99元,连续18年总量排名全省第4。

研讨会现场

眉山市也面临着耕地总量少、人均少、后备资源少的现实情况,对此,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专门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眉山市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十条措施》《眉山市恢复耕地认定验收办法》《眉山市长效推进撂荒地整治八条举措》等,旨在进一步扛牢保地稳粮的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不断培肥地力,确保数质并重,建管护同步。

阚建军表示,此次研讨会在眉山召开,既是对眉山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的鼓舞,更是鞭策。眉山将深入领会这次研讨会的精神,特别是认真落实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要求,学习借鉴各兄弟市州、单位的成功经验,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精准施肥、绿色种养循环、秸秆还田、绿肥种植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做法,切实抓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各项工作,守牢天府良田耕基。

王昌全指出,作为土肥工作者,我们需要明确,土壤改良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仅要重视土壤环境建设,更要关注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结构改善,土壤养分协调及增加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等土壤肥力要素。耕地质量的提升不仅是提高作物的产量,务必高度重视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土壤的环境质量,重视农业环境监测,研发高效实用土壤污染治理产品,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农产品。作为土肥工作者,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的重大意义。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注和开展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培育良壤、教养良才、研发良技、创新良制,着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奠定坚实基础,作出应有的贡献。

与会专家在会议主旨牌前合影

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农业农村系统,要争做“排头兵”,实现四川土壤肥料行业新突破。当前,四川省耕地质量提升迈入了新的阶段,要以实施国家重大研发“川渝瘠薄坡耕地土壤多源消障增碳产品与技术”项目、“中低产田产能提升”项目及省级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等为抓手,在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降低新型肥料成本、研发轻便实用性施肥机械、构建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集成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退化耕地治理技术模式、利用三普及耕地质量监测成果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天府粮仓”技术到田。

要勇挑“千斤担”,集成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新模式。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是农业农村厅2023年十大重点任务之一“聚力实施‘天府良田’建设行动”的建设内容。省厅印发了《四川省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深度探索适合整县、大面积地提升技术模式,并开创性地安排省级资金在11个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县实施“建、改、培、调、测、保”耕地质量综合提升措施,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相关县市区要抓住机会,全面审视本地耕地质量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重点难点,突破技术瓶颈,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为全省的耕地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体与会者合影

要上好“助推器”,提前谋划耕地质量成果新运用。目前全省已建成了1014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每年都形成的大量数据,要认真分析研判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质量的变化,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如今,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全面开展,在实现对全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的“全面体检”,摸清土壤质量家底后,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谋划怎么应用三普成果,全省 21个市(州)耕肥战线上的同志们作为成果应用的主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深度介入。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春华秋实,砥砺前行,将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有力的措施、更优秀的成果、更卓著的业绩,建好天府良田,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耕肥力量。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部省项目课题主持单位四川省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程涔陪同并介绍情况。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土壤肥料学会、四川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主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资源部耕地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供稿: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吕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