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乡村规划师,为红伏村代言

2023-10-27 15:0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10月26日,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颁奖晚会举行。德阳市旌阳区孝感街道红伏村新村民、乡村规划师、旌创袈蓝联合创始人曹荣平荣获四川“十大乡村代言人”称号。

曹荣平荣获四川“十大乡村代言人”称号

此次大赛以“四川‘乡’当潮”为主题,通过线上展演和线下竞演,推介魅力乡镇、选拔乡村代言人、培育乡土文化能人。新村民成为乡村代言人,链接新人群与新乡村之间的交流纽带,是乡村发展进程中的美好缩影。

在入驻红伏村的日子里,在城乡建设的持续探索与实践中,曹荣平深感,共创美好生活的核心依旧是“人”。民众参与是点亮城乡烟火的关键。对于来到乡村生活的人们而言,在享受悠闲田园风光的同时,通过共创新业态与新文化场景,田园之上衍生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共创城乡资源的双向引力场。

引水开源,从“群策”到“群力”

“‘群策群力’的本质,其实是‘互惠共利’。让包括村民在内的每个人都成为项目的一部分,积极为乡村产业振兴发挥作用,并切实享受到乡村的发展为日常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

在过去,农业曾是红伏村的支柱产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伏村因“学大寨、赶红光”的历史在全国名噪一时,成为“农业学大寨”粮食高产的典范,艰苦奋斗的红光精神一直耕续至今。

曹荣平和团队

2018年,旌阳区全域振兴实践启动,将红伏村等村落作为乡村振兴样板区。红伏村先试先行,以“自投+合作+招引”的方式进行开发,由政府引导组织产业园区规划,吸纳社会资本共创共享,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招引社会投资实施全域覆盖文商旅项目。

红光印象在组织、生态、产业、文化等方面全面更新。村容村貌与村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变化。

曹荣平所在的袈蓝团队,参与投资建设袈圆里、袈蓝咖啡、三尺集、全景国家地理、真实影像、博物探索学校、西南山地、农学谷、牛啤堂等业态,助力打造红光印象研学教育基地。在旌阳区政府、孝感街道的指导下,积极助力绘就烟火旌阳,美好红光的活力画卷。

半农半X,在乡村,有理想也有生活

“人们在田园,一方面栽种农作物,拥有田园生活,另一方面从事喜欢的工作,并且建立个人和社会的连结(X),追求一种不再被金钱或时间逼迫,而回归人类本质的平衡生活。理想的乡村,其实就是半农半X的状态。”

如今,漫步红光印象,人们会刷新对乡村的固有印象。农田阡陌与红砖瓦房相依,咖啡、非遗、研学等文化业态蓬勃生长,整个村落如坐落于田园之上的文化园区,呈现活力、包容、潮流的新村貌,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文化背景的人群入场,享受红光生活的美好日常。

曹荣平和中国国家地理影视副总经理王泽禹

在红光印象模式中,袈蓝首次参与投资建设,并采用驻村运营的方式,“像经营公司一样投入乡村运营”,在这一过程中,邀请村民们共同见证并参与家乡的变化也很关键。

“在红伏村,经常有几个六七十岁的大娘坐在咖啡馆外晒着太阳聊着天。希望我到了这个年纪,也能有这样的生活。通过入驻生长出温度,让村民们也有自己的下午茶,这会让我感受到温度;再通过一些运营活动,让城乡人群触摸了自然的厚度;通过设计让红伏村的公社大寨焕发新生,重新传承岁月的浓度,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红伏村新村民曹荣平如是说。

农事之余,去袈蓝咖啡喝杯盖碗茶成为村民们的“社交新方式”。节假日从城市驱车而来,开启两天一夜的放空之旅,红光印象正在成为成都与德阳周边颇具热度的全新旅居目的地。去“红房子遛娃”成为红光印象的人气项目,好奇猫博物馆内的旌阳文物文创展陈以及不定期推出的主题研学课程,将历史与自然的博物课堂搬到田园。

红光生活的美好日常

丰富的新业态以及新生活方式,正在红光印象热烈生长。

运营赋能,做乡村的长期主义者

“乡村振兴的第一个层次还是以农为本,然后对于在乡村的人来说,理想是形成‘半农半X’的生活。在我心里,乡村应该是有活力的,重心就是人,让年轻人回到乡村,有了人气,乡村才有活力,不管是来消费也好,来生活也好,当然更希望是来创业、来生活、留下来。”

新业态所承载的新生活方式与在地风貌相融合,为乡村日常带去无限新意,如何将新意转化为人气,并让热度持续,成为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红光印象,袈蓝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搭建起运营平台,欢迎拥有能量的品牌与人群入场,并为其提供服务。

曹荣平和驻村运营团队

2023年初,袈蓝咖啡、红光袈宴、林栖袈舍等业态陆续开业,政府、村民、业态品牌主理人与袈蓝运营团队多方协同,策划举办多场主题活动,新业态与新品牌来到乡村,并非各自为营,而是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活动相互赋能,积极对外发声,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正在发生的精彩变化,由此产生欣欣向荣的文化生态,不仅让乡村生活更具新意,为乡村的发展持续供能。

2023年3月,2023首届新兴国家影像传媒文化论坛在中国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及菲律宾马尼拉拉开帷幕,12场论坛在红光印象研学教育基地举行,这场田园里的国际实践,也是红光印象未来发展无限可能的有力缩影。

随着咖啡、民宿、餐饮、研学等红光印象明星业态在人气与流量方面渐入佳境,也为新品牌、新业态的入场解锁了丰富的潜力空间。2022年底至今,袈蓝在所运营乡村发起“加乡主理人计划”,持续招募品牌主理人、非遗传承人、乡创青年等新人群入驻乡村,共建、共创、共享新乡村。

作为新村民,曹荣平谈及对乡村发展的理解:“乡村振兴的第一个层次还是以农为本,然后对于在乡村的人来说,理想是形成‘半农半X’的生活。在我心里,乡村应该是有活力的,重心就是人,让年轻人回到乡村,有了人气,乡村才有活力,不管是来消费也好,来生活也好,当然更希望是来创业、来生活、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