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为水利兴而移为民之福而扶取得成效

2023-09-19 19:5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杨健康 记者 李全民)剑阁是全国、全省水利工程大县,水利工程数量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第一位。全县建有各类水利工程26420处,截至2022年底,全县移民后期扶持人口20220人,涉及29个乡镇225个村598个组。

近年来,剑阁县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围绕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结合《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做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库建设管理的通知》,创新抓好后扶发展这条主线不动摇,取得显著成效。

压实“三级责任”,凝聚工作推动合力。一是全面压实领导责任。坚持按照县、乡镇、村三级主要领导统筹抓,相关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具体抓的移民后扶工作体系全面推进移民后扶各项工作。二是逗硬压实乡镇责任。29个镇党委、政府均成立相应工作机构,配置专门人员从事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管理工作。三是精准压实移民村责任。225个移民村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移民人口动态管理责任,做到任务明确、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严把“三个关口”,筑牢项目资金监管防线。一是把住项目审批关。坚持“村按需申报、乡镇审核、县级主管部门审查、县政府常务会审定”的项目审批的原则,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编制了年度资金项目使用计划。经审定批准的项目,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在实施乡镇和村以及施工现场进行公示,确保让群众知晓项目资金用途。二是把住项目实施关。采取“行业部门常态督导、乡镇定期检查、村定点监督”的方式,重点对施工安全、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督查,做到问题现场反馈,立即整改,确保后扶项目高标准实施。三是把住项目验收关。项目完工后,由村组织“三委”及移民代表先自查验收,各镇初验合格后,县验收组对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质量、完成投资等情况进行全面考评验收。对验收不合格工程,发出限期整改通知,整改到位、再次验收合格后按程序报批并拨付工程款。

注重“三个结合”,着力推动工作纵深开展。一是坚持移民后期扶持与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家后期扶持政策,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改善移民库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助力移民群众稳定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国家扶持和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在认真落实国家移民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引导移民自力更生,自觉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参与移民新家园建设。三是坚持移民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结合。把做好移民稳定工作放在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有关政策,下功夫解决移民生产生活困难,确保库区和安置区社会稳定。

强化“三大保障”,全面巩固提升成果。一是强化管护保障。个户受益项目明晰产权、管理责任,移交个户自行管理。如小型蓄水池、入户路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由项目实施村民委员会负责,将管理责任分段、分片落实到责任人并签订管护责任书;移民产业项目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管理维护,确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效益持续巩固发挥。二是强化资金保障。项目实施中,创新“财政、水库移民、项目乡镇”三方联审机制,由区县财政、县水利部门现场核实进度,根据实际进度预付进度款,资金申报、复核、拨付难等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直发直补资金兑付坚持“封闭运行”,及时足额兑现。三是强化督查保障。加大督导督查力度,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单”机制,既督任务、督进度、督实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督查到点、督查到人、督查到过程,倒逼移民后期扶持责任、政策、措施、项目、资金“五落实、五到位”,发现问题立即交办,立行立改。

截至目前,剑阁县加大投入,库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大幅提升,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根治;山坪塘、渠系管网、集中供水工程等补短新建,移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有效解决;移民收入大幅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18元;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艳阳之下,移民群众安居乐业,擘画出一幅幅和美乡村、幸福库区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