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资阳4月17日讯(记者 杨颜铭)近日,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点赞评议活动正式启动,四川共有8名候选人入围。其中,资阳市雁江区李月莉入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候选。
李月莉是雁江区老年大学教师,她义务为残障孩子和贫困学生传授琴艺,截至2022年底,累计108名残疾、贫困学生受益。同时,还积极摸索适合精神病患者、抑郁患者的“音乐治疗法”,免费为26名精神病患者治疗,曾获得“四川好人”等荣誉。她都有着哪些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
![]() |
重拾“二胡梦” 怀揣“公益心”
李月莉出生于雁江区南津镇一个普通家庭,小学三年级时,她无意中接触到二胡并“一见钟情”。但由于家境贫困不得不放弃热爱的二胡,直到2010年,在中国二胡学会的指导和鼓励下,李月莉重拾“二胡梦”,并成立了“月莉二胡葫芦丝艺术培训中心”。
为了发掘“好苗子”,她到各个学校寻找,发现有不少孩子喜欢二胡,却因经济条件一般没办法学习,“爱才”“惜才”的李月莉萌生了“做公益”的想法。虽然自身经济条件不算好,但她没有退缩,积极向资阳市残联咨询政策,主动走进资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资阳市儿童福利院,在个人工作室开班授课。
困难学生没钱买二胡,没有教材,她都免费赠送;没钱交学费,她就免费授课。学生困难,老师也不富裕,师生们就挤在小小的工作室里追逐“二胡梦”。她说,希望自己能像一盏明灯,用自己微弱的光芒,为有能力、有天分的困难学生照亮前方的路。踏上公益路后,她累计免费教导了残障、贫困学生108名。
助残帮困 快乐教学
“二胡教学中,特校的学生学起来更难,尤其是有智力障碍的学生难度更大。同一个技巧,他们可能就要反复学习多次。”李月莉说道。为了让特殊学生喜爱二胡,她不断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摸索出了“快乐二胡教学法”,在教学中融入人人熟知的广播体操节奏和朗朗上口的古诗;音乐基础知识为零,她就从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开始教起;有的学生记忆差,她便一遍一遍地指导;有的学生肢体僵硬,双手紧握成拳头,她就按摩上百次使其手指灵活。
2017年,在机缘巧合下,李月莉接收了4名精神康复病人学生。为此,她专程到北京学习音乐治疗,摸索适合精神病患者、抑郁患者的治疗方式,学成后用“音乐治疗法”免费为资阳市精神病院的26名精神病患者治疗。
原本是开工作室,后来变成了纯粹做公益。家人朋友都不理解,但她依旧“我行我素”,坚持助残帮困,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间,依然坚持给学生授课。因为她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李月莉还多次自费购置演出服装,带领学生参加文艺活动,邀请音乐学院二胡专业高才生到资阳授课;带领学生到北京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等。而她的学生也不负期望,获得了“‘华乐之韵’第五届国际二胡大赛”国际总决赛银奖、“四川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器乐类比赛”优秀奖等几十个奖项。
一把二胡,拉出“折翼天使”的多彩人生。11岁的申小华(化名)因家里经济原因差点放弃了二胡的学习,在李月莉的鼓励和帮助下,她选择坚持下来,并获得了四川省青少年艺术大赛二等奖。乐至县盲人学生罗小亮(化名)在她的指导下,荣获了“华乐之韵”第八届国际二胡大赛国际总决赛铜奖,还设立了“月莉二胡葫芦丝乐至教学点”,开拓了二胡公益教学之路。同时,“月莉二胡葫芦丝艺术培训中心”也被雁江区残联授予“雁江区残疾人音乐艺术培训基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0余年寒来暑往,李月莉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的梦想点亮了希望,言传身教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打开了通往更明亮前程的一扇窗。(图片来自资阳文明办)